立即下载
理论丨欧桉均:用“医者行医”的理念做好信访工作
2022-07-08 11:20:56 字号:

理论丨欧桉均:用“医者行医”的理念做好信访工作

医者行医,主要通过观察询问、分析病情、因病施治,从而消除病患,与信访工作颇有相通之处。把“医者行医”理念融入到信访工作中来,有利于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秉持“医者仁心”,切忌“袖手旁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石。群众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在面临困难之时,因为相信党和政府,希望通过信访的方式来“求救”。如果在处理信访事项时敷衍了事、推脱塞责,甚至高高在上、袖手旁观,不但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还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员干部特别是信访工作者,决不能将“求救”的信号视为“麻烦”,更不能把“求救”的人民当作“敌人”,而是要秉持“医者仁心”,将心比心体谅群众难处,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论面对初信初访还是信访积案,不论群众诉求有理或者无理,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认真做好情绪疏导、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要放下“官架子”,理解包容群众情绪宣泄,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精准“望闻问切”,切忌“隔空诊脉”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些信访事项耦合交织、涉及面广、成因复杂,若抓不住主要矛盾,找不准问题根源,就可能无从下手,以至工作开展不尽如意,对此,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寻求化解之道。望诊,即热心接待来访群众,关注其言行举止和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接访方式,确保接访过程顺利;闻诊,即耐心倾听、询问了解信访人的信访事由、进展情况、期望目的和存在的问题等;问诊,即不拘泥于原调查意见和处理结论,实地调查核实情况,与当事人和当事人的亲属、朋友、邻居以及相关单位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进一步掌握信访背景、过程和有关政策,了解当事人家庭和工作情况等信息,寻找解决信访难题的突破口;切诊,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家会诊”,梳理已有信息,分析信访成因,把准问题症结,研判化解方法。

坚持“因病施治”,切忌“庸医乱治”

治病之道,首辨药性,药不贵繁,惟取其效,行医治病如此,信访工作亦如此。处理信访事项,必须坚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才能确保“药到病除”,决不能胡乱“开方”,导致“病情”加重。要根据信访事项所属领域、产生原因、涉及部门、政策变化、处理进度等情况,以及当事人的身份、矛盾、特征、性格等方面,因人而异确定化解方案,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当事人亲属参与,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确保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

注重“跟踪治疗”,切忌“除疾遗类”

开出处方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消除病患才是根本目的,必须负责到底、根治为止,切忌“除疾遗类”“头痛医头”。注重“跟踪治疗”,对未化解的信访事项,要压实责任链条,加强实地督导,整合工作力量,严防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注重“及时回访”,对已化解的信访事项,要持续关注信访人动态,防止信访“复发”。注重“解剖麻雀”,对信访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深入分析研判,查摆思想、能力、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形成化解共性问题的长效机制。注重“未病先防”,要加大信访隐患排查处置力度,做到早预告、早研究、早介入,努力把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作者欧桉均 系共青团道县委员会副书记、道县信访局副局长(挂职)】

来源:红网

作者:欧桉均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