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王洁 周淑芳)蔡家埠社区位于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紧沿湘江河畔,毗邻永州大道,永州机场坐落其中,有着平坦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水利条件,但是多年来,由于征收和机场的落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生产空间被挤压,实际可供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十分有限,严重限制了社区的产业发展。人多地少、田土分散、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这些都是蔡家埠社区的“顽疾”。破题、解题、答题,发展特色产业……蔡家埠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冬季带领社区“两委”一帮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用“虾兵蟹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交上了有着蔡家埠特色的乡村振兴答卷。
“破题”。针对蔡家埠社区人多地少、田土分散这一现状,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冬季多次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组长召开会议,共议发展模式,达成发展共识,确定了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特色养殖方向。2019年6月,胡冬季前往江苏连云港,对大闸蟹、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进行学习考察,在看到“小虾小蟹”以相对较小的用地面积带来的经济效益后,胡冬季坚定了发展特色养殖的信心,随即开始了与江苏本地养殖户的联系,蔡家埠特色养殖之路拉开序幕。
“解题”。蔡家埠社区2018年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种养专业合作社,由党总支书记胡冬季担任法人,按照集体占股51%,村民占股49%,大力吸引鼓励群众入股。为了节约资金,社区将特色养殖基地选址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隔壁”,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平台先建优势,同时还向上级多方筹措资金,最终集资70万元,投入到特色养殖硬件建设中,其中道路硬化140米,挖专业养殖池塘4口,占地30亩;建养殖大棚1个,占地800平方米,购买专业养殖池20个,抽水机3太,抽水泵台等,硬件的落地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了让特色养殖得到顺利开展,胡冬季多次邀请江苏当地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引进外地养殖老板共同养殖。社区也组织人员跟进学习,在保障养殖顺利开展的同时,蔡家埠人也学到了专业养殖技术,造血功能在本地生根发芽。另外对于乡村振兴局和青年农民培训,社区也积极组织人员参加。
“答题”。蔡家埠社区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20年正式投入养殖,通过努力,在2020年,合作社产出大闸蟹7000斤、基围虾3000斤;2021年产出大闸蟹7500斤、基围虾5000斤,2021年特色产业年产值达到81万,按照扣除成本、股比分红,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6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王洁
编辑:见习生郑志祥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