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09-16 08:31:17 字号:

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永州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经济建设专场综述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委宣传部将集中组织开展5场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系列新闻发布会。9月15日上午,永州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经济专场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唱响了“新永州、好永州、美永州、福永州”的时代强音。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这十年,永州持续强化经济增长动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特征,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千亿元台阶,从2012年的1059.60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261.08亿元,净增1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670元增至43122元,实现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变。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02.93万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由17106元、7977元增加到35128元、18062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现大幅增长,由12899元、5289元增加到25558元、16839元。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26万,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人口78万,城镇化率66%,城市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91%,相比2012年提高8.04个百分点。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过百亿园区达到10个,其中祁阳高新区产值突破300亿元。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72家,比2012年增加599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由2012年的30家增加到2021年的69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成功创建江永、祁阳、新田、江华、东安、宁远6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衡柳铁路全面开通,永州跨入高铁时代。永州火车站提质改造、零陵机场跑道改造、207国道提质等工程全面完成。衡永、永零、永新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湘桂铁路永州地区扩能工程投入运营,邵永高铁前期工作有力推进,永清广高铁、衡永柳高铁等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永州国际陆港开工建设,永州北货场建成运营,永州-中欧班列、永州-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和永州至北部湾班列顺利开通。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于2021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毛俊水库工程枢纽大坝下闸蓄水,涔天河水库扩建灌区工程、湘江永州至衡阳航道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约18.2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88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35.87%。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累计达到213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供粤港澳蔬菜占全省总量的95%以上。全市总装机容量642.64万千瓦,国能永州电厂两台100万千瓦机组建成并于2021年11月30日实现“双机双投”,抽水蓄能、风光清洁能源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为全省电力支撑提供重要保障。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这十年,永州科技攻关持续突破,科技创新主体量增质优,科技人才闪耀潇湘,科技平台创建成效显著,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2012年以来,获省以上科技奖45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7家。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82人,科技专家服务团实现了11个县区全覆盖。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131家,登记技术合同110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1.79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34倍和113倍,全省同类市州排第一。2021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7家,较2012年增长11倍,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省第8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82人、外国人才25人、人才团队20个;科技专家服务团实现了11个县区全覆盖,成员达到900多人,服务685个行政村、143家企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131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50家,市级73家;永州市农科园创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截至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1.93亿元,较2012年增长8.1倍;2022年建立科创飞地平台4家,初步实现大湾区·永州协同创新跨区域联动;支持国际科研机构来永州设立研发中心取得“零的突破”,成功创建永州(中国古巴)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商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十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扩大消费取得新进展、对外贸易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外经合作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务保障民生更加有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329.3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99.26亿元,年均增长5.6%。全市已建成农贸市场(集贸市场)382个,其中标准化农贸市场137个。先后建成愿景国际广场、万达广场、华农小镇等一批单个投资10亿元集商旅文融合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城市形象日新月异。2012年以来,全市进出口国家覆盖了六大洲201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增速达35.87%。外贸实绩企业从2012年的61家增加至322家,逐渐形成了农产品加工、轻纺制鞋、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三大外贸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全国第四个、长江以南首个。获批5家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家,蓝山、道县获批省级特色外贸产业集群试点县。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从2012年的5.4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6.12亿美元,累计完成89.77亿美元,年均增长17%。截至2021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2447个,总投资6470.08亿元。引进了深圳华侨城、华为集团、鲁丽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央企、省企、名企,初步形成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打造了“江华速度”“江华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召开三类500强企业和央企企业家座谈会,为71家三类500强企业和央企解决在永发展困难问题321个、实现增资38.08亿元。全市共有境外投资企业11家,累计对外投资总额达1.83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182.41%。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14.04亿美元,年均增长39.95%。2020年永州市被中国—东盟理事会授予2019年度“中国省市对接东盟合作奖”。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呈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66.9亿元、网络零售额8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7%。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1个,建设电商服务站1276个,开设湖南电商扶贫小店4025个,培育电商扶贫特色产业21个。江永、祁阳等7县市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市场繁荣健康有序

这十年,永州积极抓实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力维护安全稳定的市场秩序,全面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底的10.01万户增长到现在的40.11万户,共有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1家,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3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3个,制定现行有效的湖南地方标准16项、企业标准320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100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0.39件增长到1.93件,增长率为394.87%,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有效商标数4345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十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5亿元,知识产权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共有检测机构121家。其中,国家焊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是全国第二家、长江以南第一家国家焊剂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市药品检验所是全省唯一一个单独设置的市级药品、化妆品检验机构,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检验中心是目前全省唯一“五检合一”、取得“CMA”和“CATL”双认证,拥有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检验能力的市级区域性食品综合检验机构。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十年,永州围绕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需求,坚持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以前需要跨部门、跨层级的294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一次办结。

全市可“一网通办”的事项达3767项,市本级审批服务事项可网办率99.96%,其中三级以上办理深度占比99.67%,全程网办率74.47%,网上可办事项覆盖率、办理深度、承诺事项压缩比、法定事项提速率均居全省前列。288个事项实现全域通办,43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打造了“我的永州”APP,上线563项政务服务,415项公共服务,实现常办事项“一点即办”“一件事一次办”成为永州政务服务知名品牌。全市共实施告知承诺制办件4.7万件,容缺受理办件8800余件,精简材料11万余份、惠及3万人,平均提速4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用时进一步压缩约40%,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58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76个工作日压缩至49个工作日。帮代办服务覆盖包含所有重点项目在内的6739个项目(企业),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政务管家服务”,帮助工程建设项目平均提速51%。市本级为60余个项目办理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使项目提前3-4个月开工,为企业减少利息额或增加投资收益约30亿元。碧桂园天玺湾、逸云路棚改安置小区等245个项目竣工验收时间由过去的3-4个月缩减到6个工作日以内。对摸排的650个履约践诺“老大难”问题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目前已化解420个,化解率64.62%。2021年以来,永州市在全国地级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基本保持在全国前50位左右,最高排名全国第26名。2020-2021年,永州市信用平台连续获得“全国信用信息平台观摩会市级特色平台网站”称号。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信息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达100%,在省内位列第一,2020年永州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永州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永州工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不断的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永州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轻纺箱包制鞋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16.5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96.51亿元。

工业经济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691.84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2115.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673家发展到2021年的1272家,十年间净增599家,其中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673家,过5亿元企业发展到55家;过10亿元工业企业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设计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3家。百亿园区从2012年的1家发展到2021年的10家,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深加工);蓝山皮具箱包产业被列为全省“十大产业集群”之一,祁阳白水现代纺织小镇、蓝山皮具玩具箱包小镇获评“全省特色产业小镇”,祁阳市高新区、江华高新区分别获得2021年度省政府“双创”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真抓实干表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标准机架2800个,排名全省第六,累计建成5G基站4373个,实现城区5G信号连续覆盖。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发展至14家。行政村的光纤通达率达到100%,4G网络城区及乡镇覆盖达到100%,行政村4G覆盖率达到100%,移动信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含公示企业)。共创建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2家、省级5家)、绿色园区5个(省级),绿色园区的创建个数与长沙并列全省第一,全市12个工业园区全部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祁阳和江华两个园区今年率先列入全省清洁生产整体审核计划,为更好地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展望未来,永州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锚定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的目标,发扬“三盯”精神,保持“三干”作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三区两城”,着力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继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闯新路、开新局,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永州。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谢档

编辑:陈小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