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作为富有朝气、富有梦想的青年一代要将个人理想和为国家发展富强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去,在服务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坚定理想信念,追逐青春梦想
青年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时代青年更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成为理想高远、信念坚定的一代。“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梦想,就会在旅途中迷失自己。我们党在成立时就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共产党人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为豪的理想,也是我们的初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切感悟到,我们党百年历程中是经过怎样反复比较和总结,坚定执着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我们要从历史长河中探究历史规律、从时代大潮中研析发展大势,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历史。青年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遗志,以理论为帆、信仰作桨,刻苦勤奋,自觉向先进模范看齐,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和实现青春梦想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新时代赞歌。
锤炼高尚品格,奠定人生基础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第一粒扣子怎么扣,青年时代的步子怎么走,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好一生的路。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要传承好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位百折不挠、向死而生的革命英雄。他们汇集成的精神是党和国家永远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要学习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充分挖掘事迹背后的精神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提升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政治本领和能力,传承好红色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练就过硬本领,夯实专业素质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青年要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青年要想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必须有真才实学,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要真正安下心来,练就过硬本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华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青年担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的担当精神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青年只有真正了解了党的历史,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强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与行动自觉,才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风雨同舟、安危共担。
回顾党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敢于自我革新,勇于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学好党史,力求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王君,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文化路径研究”(20B254)、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研究基地系列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王君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