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讯(通讯员 刘志军 陶冶)初冬时节,走进祁阳市梅溪镇广歧村,干净的村道、漂亮的学校、整洁的庭院,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香,村民们迈着悠闲的步伐在荷花池边散步,老人带着孩子在小游园里游玩,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刘大姐,你听我来讲啊……”伴随着一阵鼓乐齐鸣,陈广公祠古戏台上传来阵阵欢笑和热烈的掌声。每天晚餐后,爱唱花鼓戏的村民就会陆陆续续来到这里,简单装扮后,水袖一甩、嗓子一亮,就拉开了架势,举手投足之间还真有点韵味,台上的人演得开心,台下的人看得有味。
广歧村是湘南花鼓戏发源地,说起花鼓戏,老百姓无人不晓,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1500年)的陈广公祠,距今五百余年历史,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特别是与宗祠同步建成的纯木质古戏台和几个世纪传唱的花鼓戏,更是广歧百姓心中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鼓戏逐渐走向没落,陈广公祠也因为“失声”的花鼓戏,不复往昔热闹喧嚣的景象。经过认真研究筹划,村党支部决定以修缮陈广公祠为切入点,打造新时代广歧乡村文化新高地。
经过多方了解和论证,2021年,村里筹资一百余万元对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进行修葺,按照保持徽派建筑主体原有体貌风格“修旧如旧”,适当使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原则,经过半年时间,历经500余年风雨的老祠堂旧貌换新颜。
自从有了这个新场地,村民自发成立了几支文艺演出队,每逢重大节庆、喜事都会在这里演上几场,不但表演花鼓戏名段,还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融入节目唱词当中,为宣传党的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安静”的陈广公祠已经重新焕发生机,村里还借此机会申请成立了湖南特色花鼓戏文化传承中心,开办了花鼓戏培训班。
“我之前经常看老一辈的人在台上唱,我很喜欢那个腔板,所以就很想学。”村民张利慧是花鼓戏爱好者,经过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后,一招一式韵味十足。
“以前村里人不是喝酒就是打牌,现在大家晚上都喜欢到这里听听花鼓戏,看看电影,探讨如何发家致富。”梅溪镇广歧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升平介绍说。广歧村还把农家书屋、文化长廊、棋牌室、乒乓球室、电视播放室、图书阅览室等公益性场地设施一体开放,为村民特别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提供了一个文化生活的好去处,深受广大村民欢迎。
“我养殖小龙虾的合作项目就是在这里谈成的。”2017年,来自湖北的老李看中了广歧村水资源丰沛优势,在村里流转了300多亩稻田发展“莲虾共养”,莲子摘了一茬又一茬,小龙虾卖了一批又一批,收益非常可观。“莲虾共养”不仅鼓足了养殖户的“口袋”,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尝到特色养殖带来的甜头后,广歧村通过各种政策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村里已有10多户村民加入到养殖行业,建立了牛、羊、鸡等特色养殖场。
近年来,村里还引进了新型建材公司,在建材主导产业“链主”作用的带动下,物流运输、外贸等下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广歧村共引进物流运输公司3家、外贸公司6家,为本村及周边村村民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近就地就业问题。
通过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广歧村增收致富和乡风文明齐头并进,成功摘掉了“脏乱差”的名头,蝶变后颜值与气质兼具,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都绘就出一副乡村美产业兴的幸福新画卷。
如今的广歧与花鼓戏二者相依相伴,花鼓戏给广歧乡村振兴带来文化的内核与软实力,而广歧的振兴又给花鼓戏提供了传承与发展的沃土。2021年,广歧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3.6万元,村集体纯收入14.5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500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军 陶冶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