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工作照。
摄影不是潘华的职业,但他却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这个真实又变幻的世界。他在路上走,路上平常的事物就成了风景;他走在路上,他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
一
潘华于2010年就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是永州市最早加入国协的几个摄影家之一。说起摄影,潘华有讲不完的话题:“1995年,我们单位想买一台相机用来搞宣传,但是单位没几个人会摄影,更谈不上有专业人士了。此时,我想起了以前拜读过的永州市摄协主席王延斌先生的摄影作品,并试着给他打电话。没想到,王先生不但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而且真诚地向我推荐了Nikon90x和配套设备,并跟我讲解了一些摄影要领。从此,我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11月,潘华接触摄影10年,也正逢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永州市摄影家协会和江华县委宣传部专门为他举办了“瑶山风韵”个人影展,作为献给县庆50周年的一份厚礼。影展期间,王延斌先生为其作序:“潘华用摄影这种独特方式观看世界。他看江华的山,山美;他看江华的水,水美;他看江华的人,人靓。所以,就有了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他情注江华,情注瑶家的结晶,也是江华这方瑶家热土给他丰厚的回报。”
在潘华心里,创作是一件耗时、耗资又劳神的事,是那种一等就是几天,甚至忍饥受冻的“享受”。“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熟睡时,我已经踏上创作的路;周末当别人在家休息时,我已经背着照相机出门了;当大雪纷飞时,我踏遍雪地去拍照。但也正因为我付出了别人不愿付出的,才收获了别人没有的收获。”潘华这样评价自己的执着。
那组名为《破冰抗灾抢险记》的照片,就是2008年潘华时任蓝山县移动公司经理时,在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中,边指挥公司抗冰救灾保通信,边顶着暴风雪,走遍蓝山15个乡镇办事处,爬遍大部分移动基站所在的山脉,扛着抢险设施和相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耗费一个多月才完成的。冰雪中抢险的画面展现在广大蓝山县移动通信用户眼前,进一步塑造了移动通信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形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二
“作品好比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客观世界,更显示着拍摄者的灵性和素养。”潘华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带有自己的思想和深厚的感情。为此,他曾多次深入到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大瑶山,以艺术家的良心,去反映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在九嶷山中的贫穷瑶寨,以《童年》系列拍摄了一家姐弟俩的生活状况,并多年资助姐弟俩上学,由此与这户人家结下了深厚友谊。
多年以来,潘华始终有自己的坚持,他不愿为了追求美,而剔除某些组成部分牺牲真实,他的目的,就是要不折不扣地留住渐次消失的山野瑶寨的真实面貌,艺术地表现纪实。他在永州柳子庙展出的一组以“瑶山风韵”为主题的民俗摄影作品,目的就是要把古老瑶寨作为一个历史的标本加以保存,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记忆。
谈到以老年人物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潘华告诉笔者,拍摄这类作品缘于一次偶然:“有一天,我和同事开着车子进汇源瑶山工作时。突然,看见一位坐在田埂上的老人,他脸上的皱纹如雕刻的一样,那饱满沧桑的眼神久久的凝视着远方,嘴角还露着几分微笑。短短的几秒钟,老人的形象就刻在我了的脑海里。”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潘华创作拍摄了大量乡村人物肖像作品。
三
用镜头说话,这是最原始的创作冲动。天不亮起床,就去探寻发现,对于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件苦差事。不过,潘华却乐此不疲。
潘华正在乡村采风。
他经常在工作之余,一个人背上干粮和简单的行囊,扛上摄影器材,游走在潇湘大地的山野村落,记录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以至于很多农村老百姓都认识他。见他背着三脚架,有不少老乡见面就打招呼“你又来搞测量了?”多么亲切友善的误解。
近年来,潘华的摄影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追光逐影、痴迷唯美到回归摄影纪实本源,逐渐对摄影赛事的淡然以及对摄影作品思想主题的发掘、对我们这个时代特色元素的选择性采集整理,安安静静地拍摄自己熟悉东西,并开始以摄影专题呈现系列作品,其中以永州传统古村落为题材的专题也花了他大量的心血。
石雕专题。
瑶族服饰专题。
木刻专题。
门神壁画专题。
古井专题。
古桥专题。
惜字炉专题。
凉亭专题。
古建专题。
古村百姓日常专题。
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穿梭在永州大地,行程约五万公里,拍摄了永州400个左右传统古村落的文化元素,专业采集了包括但不限于石刻、木雕、老桥、古井、野塔、宗祠、门神、壁画、对联、神龛、古道、宅门、扁牌、惜字炉、凉亭、戏台……生活在古村落的百姓日常等等,目的在于抢救性地记录即将快速消亡的古村落文化元素,让他的影像保存湘南传统古村落文化基因,得到了永州市文化宣传部门的充分肯定。
而潘华总感觉怎么拍也拍不够,以致摄影成为他的日常生活。他相信那句摄影名言: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张。
来源:红网
作者:先志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