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6日讯(通讯员 周文 蒋丰年)为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江永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编节目等形式,用乡音传党音,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江永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该县组织了60多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一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线课堂把理论送到家门口
江永县“架好地线”主动对接市委宣传部,强化资源共享,内容共推,实现理论宣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利用好全县各类资源平台,及时传递好“理响永州”好声音,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送到群众家门口。
江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12个村社区,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公园放映场、各村活动中心和“村村响”广播,在村民农闲时段每周定期播放《理响永州》系列栏目,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在基层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在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驻村工作队员与瑶民们一同收看《理响永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节目。村里的党员代表、致富能手依次上台发表感想,结合村子里发生的变化,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融入进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让村民们听得进、记得住、有共鸣,深刻体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成果。
屋场会拉家常,讲到群众心坎里
理论宣传要接地气,要更好地服务群众。江永县召开屋场会,通过拉家常把“书面语”变成“心里话”,使党的理论融入群众的心坎里,同时开启线上“云”宣讲,跨越时空为在外打拼的党员和能人提供党的理论学习平台。
桃川镇以“小板凳”微党课的形式,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大力发掘、培养百姓中的“草根讲师”,把“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用屋场会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让理论宣讲“对味”“入味”,更有“人情味”,让群众能够近距离听到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将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党员、群众当中。
松柏瑶族乡针对部分党员外出务工的特点,有电商经验的村支书何源利用直播平台开启了线上“云”宣讲,让在外地的流动党员感受到了“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温暖。
非遗文化创新宣讲备受青睐
连日来,源口瑶族乡清溪村“草根宣讲团”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碟筷舞形式向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源口瑶族乡“草根文化宣讲团”由清溪村传统文化表演队等民间志愿团体组成,以清溪村民俗博物馆作为宣传主阵地。宣讲团把家风祖训、启蒙教育的文献《教儿经》《传家宝》《传家训》等馆藏优良家风、红色文献资料,根据宣讲主题,结合身边的好人好事、国家的惠农政策等编写成渔鼓唱词,以渔鼓、快板等非遗文化创新宣讲形式,自编《北京喜讯到瑶寨》宣传党的最新理论,用演唱的形式开展宣传,备受群众青睐。截至目前,“党音速递”“百姓名嘴”“草根文化宣讲团”等文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余场次。
来源:红网
作者:周文 蒋丰年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