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通讯员 刘理刚)2023年以来,永州市卫健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医疗卫生综合监管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施策,改革创新,系统施治,推行 “综合监管”“驻院监督”“量化管理”新模式,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力量薄弱”问题,推行“综合监管”
针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结构不优和监督执法任务繁重、监督执法深度不够的“两难”局面,永州市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行“综合监管”新模式,形成“大监督、大执法”合力,构建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一盘棋”格局,执法办案数较去年增长了2倍,2022年市本级四个执法案例分获全省优秀、典型案例。一是压实部门责任。印发了《永州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永州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综合监管工作导和查处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案件工作,明确了卫健、公安、市场、医保等15个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同时建立了由市卫健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督察机制,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定期考核。二是整合系统力量。制定了《永州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管协同工作制度》,对卫生健康系统内部监管职责进行整合,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监管职责和协同运行程序。改变原来卫生监督执法局单一的“执法”模式,由市卫健委统筹调度,委机关相关科室和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全部参与监督执法,同步开展以执法办案“实战”为导向,针对性开展执法 “大练兵”,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有效解决了力量分散问题和缓解了力量薄弱问题。三是强化社会监督。为确保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永州市卫健委结合社会监督,推出了“政风行风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律师代表、民营医院代表中聘请了10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对监督执法过程进行全方位社会监督,拧紧执法人员的责任螺丝。通过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紧密结合,形成内外部监督合力,持续提升综合监管治理效能。
聚焦“被动监管”问题,推行“驻院监督”
为有效解决粗放执法、被动监管的难题,永州市积极探索开展“驻院联点监督”新模式,将监管关口前移,派驻执法监督员到医疗机构长期驻点,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和动态监督,把被动“等问题”变主动“找问题”,把处罚先行变为服务先行。启动“驻院联点”监督以来,共帮助被监督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式整改依法执业问题97个,被监督单位医疗纠纷数量较驻点前一季度下降了近40%,依法执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数量同比下降一半。一是责任制度化。制定了《永州市医疗机构“驻院联点”卫生健康综合执法监督工作方案》和《派驻医院综合执法监督员工作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派驻监督员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为“驻院联点”综合监督模式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工作精准化。派驻监督员通过“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月参加一次医疗机构内部的依法执业巡查;每月参加一次医疗机构内部质控分析会议;每月开展一次依法执业随机抽查;每月出具一份问题整改清单,全程、精准参与医院的依法执业内部管理。三是方式多元化。派驻监督员在驻院工作期间将监督与医院内部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以案说法”普法宣教活动,开通依法执业投诉微信二维码,与医务人员谈心互动等方式,多元化开展派驻监督工作,对广大医务人员形成了有效监督和震慑。
聚焦“长效监管”问题,推行“量化管理”
为破解“罚而不改、问题反复”这一难题,永州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放管结合、分类监督、动态监管的思路,推出医疗机构量化评分管理模式,构建医疗机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周密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量化评分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谁发证(监督)、谁评定、谁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在全市推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量化评分管理工作,为确保量化评定质量和进度,通过专题培训和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监管人员熟练掌握量化分级评审标准和程序,切实做到“以评代训”。二是分类施策。围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的12个方面,制定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量化评分表》,以一年为周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一次百分制标化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实行“非请勿扰”简化管理;“B”级实行常规管理;“C”级增加抽检频次;“D”作为依法执业管理不合格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对其进行约谈,加大抽查频率,与医疗机构巡查、评审、校验、绩效考核等进行协同监管与联合惩处。三是示范带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对A级单位进行通报表彰,提高医疗机构和群众对量化分级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扩大量化分级的积极影响。同时,对医疗机构发放相应等级标识,张贴在医疗机构的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及时、客观、准确地公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等级信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理刚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