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讯(通讯员 唐亚林 唐玉燕)“搭乘‘非粮化’整治的东风,我今年托管了村民810亩抛荒稻田,除去每亩成本,再扣除地租,全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近日,零陵区邮亭圩镇和平村种粮大户杨敏侃侃而谈,整治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粮食亩均增产50~70公斤,单产均高于去年。
“高标准整治农田‘非粮化’问题,为全区‘粮袋子’更实、老百姓‘钱袋子’更鼓奠定基础。”近年来,零陵区始终把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来抓,建立区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三包”责任制、行政人员联村、技术人员联户和“田长制”党员包户“137”责任制的“三联”机制,让面积分解到田、责任分解到人、技术服务到户。
“守住耕地红线,我们算好政治和经济两本账。”区纪委监委成立督查专班,建立问题交办和整改销号“两张清单”,发出督查通报15期,让耕地恢复工作跑出“加速度”。同时,全区累计投入资金8.7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3.41万亩。另外,发挥好“公司+带头型种粮大户”新链条作用,形成“头雁带群雁”效应,涌现4100余名种粮大户。
“现在国家政策好,我将这片‘非粮化’整治后的耕地进行了机械深耕,流转过来,今年共种了800亩双季稻,每亩产量达1000斤。”忙活了近一年的菱角塘镇青山观村种田户谢庆华终于收获了“开心”。
让荒地变宝地,让耕地变丰收田。截至10月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下发给零陵区第一批耕地“非粮化”问题图斑62个整治任务,涉及耕地444.31亩,涉及永久基本农田290.59亩,已全部完成整治,实现了良田粮用的目标。
来源:红网
作者:唐亚林 唐玉燕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