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3日讯(通讯员 张玲)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拥有零陵花鼓戏、零陵渔鼓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全区立足区情,延续城市文脉,坚持保护性开发,走文化生态多样性、城市发展差异性的“非遗”之路,变记忆为技艺、变技艺为技能、变技能为产能,“三步跨栏”“三级连跳”,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果。
在传承上下功夫,变记忆为技艺
以传承为基础,零陵区进一步加强非遗发掘保护。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零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筹备小组,通过田野走访和现状调研,编印出版了《零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本》《零陵非遗》等书籍,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目前,全区共登记非遗项目244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5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04人。
柳宗元祭祀习俗。
以人才为支撑,零陵区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储备建设。为解决专业人才储蓄不足、断代严重等问题,零陵区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协商,制定并通过《永州市零陵花鼓戏剧团2021年五年制大专后备人才招生工作方案》,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开设零陵花鼓戏专业5年制大专班,通过定向委培的方式招收当地应届初中毕业生25人,建立了零陵花鼓戏后备传承人储蓄库。
以品牌为目标,零陵区进一步加强非遗特色亮点打造。坚持以非遗品牌创建为目标,深入挖掘特色非遗资源,成功申报柳宗元祭祀习俗、何仙姑的传说2个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打造零陵渔鼓传习基地、零陵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神仙岭小学渔鼓传习基地、何仙姑的传说传承基地、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习俗研习基地、异蛇王酒酿泡技艺传习基地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以及零陵古城非遗馆,正在筹建“何仙姑的传说”展示馆。此外,还建设了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柳子街、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富家桥镇、省级非遗扶贫工坊永州“异蛇王酒”酿泡技艺以及市级非遗工坊示范点水口山牛扣烹饪技艺、大西门凉拌粉制作技艺。
在创新上聚活力,变技艺为技能
坚持生产性保护,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对永州异蛇酒酿泡技艺、水口山牛扣烹饪技艺等有发展前景潜质的传统技艺类项目,零陵区坚持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予以政策支持、宣传加持、产业扶持,实现从“授人以鱼”的资金扶助向“授人以渔”的政策扶持转变,引导传统技艺类项目自食其力,走上发展壮大之道。目前,零陵罗氏传统酱制品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已成立湖南金妈辣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豆角酱、黄豆酱、剁椒鱼酱、虾酱、豆豉酱、剁辣椒酱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永乐皮鼓厂2022年制鼓万余个,营业额达100万元以上。
糖画制作技艺。
坚持区域性集中,从“单兵作战”到“集成作战”。利用柳子庙、何仙观等知名地标,零陵区整合相关非遗元素,政企联动,区域协同,加快构建柳文化、仙姑文化集聚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集中、联动化发展。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州柳宗元祭祀习俗为核,零陵区在柳子社区挖掘推出非遗项目6项,成功将柳子街打造为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在永州柳宗元祭祀习俗的基础上传承柳子长街宴民俗,打造柳子家宴品牌,以柳子之名广邀各方来客,变柳子资源为零陵客源,成功实现“以非遗带旅游,以旅游哺非遗”。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柳子家宴馆实现营业收入15万元,其中最多的一天售出49桌,接待500多人。
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习俗讲习。
坚持创新性发展,从“因循跟进”到“与时俱进”。零陵区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推动非遗以传统形式为载体,以社会时事热点、特色文化资源为内容,创排了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面貌的优秀作品。例如,根据何仙姑的传说创作的跨界融合舞台剧《潇湘飞仙》,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创作的花鼓戏作品《众志成城抗疫情》等。大型零陵花鼓戏《走啰行啰》以快递员的生活为切入点,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荣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
在惠民上见真章,变技能为产能
“非遗+乡村振兴”显成效。零陵区利用湘南传统营造技艺,主持设计零陵区邮亭圩镇新江村美丽乡村规划、零陵区梳子铺许家桥明代将军府修缮规划,完成零陵区镇永楼建筑模型重塑,以古人的智慧引领现代的建设,以传统的技艺展现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沉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非遗的力量。该区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非遗公司与农户合作,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乡邻百姓敞开致富门路。湖南金妈辣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菱角塘镇、石山脚乡豆角种植户建立生产基地,每年生产豆角约20万斤,能制5万多斤干豆角,占总生产量的70%以上。让豆角从8元每斤仍无人购买的边角料一跃成为15元每斤的抢手货。秦宫刮痧术传承人秦卫国,为残疾人开设免费培训班,仅今年就有近50名学员参加刮痧技术的培训。
湘南建筑营造技艺——镇永楼模型。
“非遗+文旅活动”引客来。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零陵区依托元宵、端午、国庆等传统节日,组织零陵花鼓戏、零陵渔鼓、零陵山歌等观赏性好、适合舞台演出项目进行展演。依托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传习基地、柳子庙廉政教育基地开设愚溪大讲堂、柳子讲坛、何仙姑文化等公益讲座,既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形象、瞄准市场的机会,又起到了宣传推介、梳理形象的效果,让非遗魅力成为引客入永、引客入零的金名片。
“非遗+文化惠民”乐百姓。按照“首试点、次推广、终普及”的目标,以“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依规施教,增强互动”为原则,零陵区不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推动非遗与文化惠民有机集合。零陵区打造的“零陵区文化赶闹子”活动品牌通过在乡镇集市农副产品展销区,开展文艺表演、非遗和民俗展示、图书推介,让居民不需要出远门就能实现经济、文化一站式购齐。在基本实现非遗传习进校园全覆盖的基础上,零陵区积极探索非遗进社区新模式,组织社区花鼓戏、渔鼓等非遗爱好者集中培训,并在社区开展非遗展演活动,让人民群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从而自觉传承非遗。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玲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