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4日讯(通讯员 蒋军君 周林凤)盛夏时节,湖南省新田县金盆镇徐家村蓝天白云下,农田处处染新绿,各种农作物旺盛生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古色古香的寿溪亭和徐家村牌楼傲然耸立,与周边的道路、田野、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卷。
徐家村村貌。
徐家村千亩沃柑基地。
徐家村寿溪亭。
在新田县金盆镇徐家村,谈起身边的变化,村民都异口同声,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日子越来越好,住着既安心又舒心。走进村民徐美顺家,庭院里的百日菊、月季花争奇斗艳,一个个金黄的奈李挂满枝头……说起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徐美顺感慨万千。
“如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门就是水泥路,小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到处干干净净,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这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好。”说起村里的变化徐美顺是滔滔不绝,他说,村里变美了,以前房前屋后脏乱差,现在都变成了漂亮的小菜园、小花园了,现在住在家里舒服多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乡村美,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徐家村通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采取向上争取、乡贤捐助、村民自筹的方式,深入开展环境面貌大提升。拆除空心房、残垣断壁34户,积极开展“六小园”建设,修建小果园、小庭园、小花园23个,小菜园12个、小禽园10个、小公园2个,硬化村内背街小巷900米,改造污水沟500米。
乡村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徐家村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村民一起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整治陈规陋习,同时开展“最美家庭”“徐家好人”“公益之星”等评选活动,培育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以良好家风推动社会文明风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厚植文明乡风沃土。
村里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徐学六是村里创建文明乡风的参与者,自村里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徐学六发挥自己擅长写对联的优势,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升学建房等活动中免费为村民书写对联,以文化人,涵养乡风民风。“别人请我去写对联,我都有讲究,不是随便写的,对联也要适应形势,要适应党的政策,提倡文明新风,勤俭节约,勤劳致富,不要搞铺张浪费。”徐学六说。
除了像徐学六这样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的老村民外,村里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立了由中心工作人员、大厅窗口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大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的同时,号召年轻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走村入巷进行政策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登门关爱独居老人等活动,以志愿服务为引领,弘扬文明新风,传递文明理念,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文明新风也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在徐家村的活动中心,村里专门腾出四个办公室,用于村民直播带货。在其中的一个直播间里,村民伍成芬正在整理货品,为即将开始的直播做准备,她和另外2个嫁到村里来的妇女组成了村里的互联网销售团队,每天直播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已经成为了她们的主业。
“我以前在家带小孩,小孩子上学以后,无聊的时候就约几个人打打牌。现在我们村里面发展得挺好的,我也做起了直播,帮村民带一些农产品,发往各大城市,我自己也增加一份收入,我感觉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充实的。”伍成芬说。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徐家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现代化农业为支点,完成75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种植水稻939.6亩、经济收入113万元;种植烤烟530亩、经济收入159万元;大力发展沃柑产业,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沃柑,年产量300万斤、产值700万元,为村里提供工作岗位50多个,带动村民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民收入稳步提高,集体经济从2015年的0元发展到如今的3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发展模式入选永州市发展集体经济40大案例。
来源:红网
作者:蒋军君 周林凤
编辑:左伊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