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道县:多措并举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2024-07-31 10:53:54 字号:

道县:多措并举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何庭军)今年来,道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粮食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7月底,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2.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94.9%,为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一个“多”字,多方聚力强保障。多级联动。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五包五帮五督”工作机制,明确县乡村责任,强化全过程督查考核,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多方保障。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凡种植双季晚稻的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同时,对集中育秧、育秧大棚建设、机械化作业等实行以奖代补,确保粮食生产进度。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保障种粮收益。多办示范。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各创办了1个双季稻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其他县级领导均在所联系乡镇(街道)领办了一个千亩双季绿色高产示范片,并由县财政专项列支10万元创建资金。102个单位作为后盾单位联系50个万、千亩示范片,提供不少于4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乡镇(街道)还分别创建1个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示范点。通过办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均衡发展。

突出一个“快”字,快马加鞭强推进。物资准备加速。超前谋划,整合3200余万元作为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在今年2月初就完成了粮食生产奖补物资采购,共采购优质水稻种子30万斤、大豆玉米种子15万斤,用于鼓励发展“稻稻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优质稻万千亩示范点创建。集中育秧增速。全县共有57个主体新建并投入使用的集中育秧设施大棚面积34.23万平方米,可提供11.6万亩育秧服务。今年,全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20.2万亩(可插大田面积),其中早稻机插、机抛秧面积6.71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亩。全县早稻生产进度提早7天以上。农机化提速。着力推广中小型、智能化新型机具,全县新增高速插(抛)秧机97台,完成机插机抛作业面积11.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可达85%、机插机抛率可达56%。

突出一个“好”字,综合使用利长远。利用集中育秧设施空闲期种植蔬菜。对已建好集中育秧设施的主体,主推空闲期种植蔬菜,即3月—5月上旬主要育早、中稻秧苗,6月下旬—7月初主要育晚稻秧苗,8月至来年2月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西葫芦、叶类菜等蔬菜,每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利用集中育秧设施空闲期加工稻谷。对建设标准高的集中育秧大棚主推“一棚多用”模式,每年3-7月用作水稻育秧,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智能化控制,达到提早播种、提前出秧,为增产增收“争时夺秒”抢季节创造先机。7—11月用作稻谷晾晒,创新采用“稻谷太阳能低温干燥”“大米柔性加工”等行业首创技术,解决水稻产业链中的诸多“痛点”,稻谷收割完毕后,直接利用现有大棚晾晒,经大棚晾晒的稻米风味更佳、口感更好。利用集中育秧设施空闲期种植黑木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完成稻谷晾晒后,利用大棚智能控温控湿的优势,采用塑料袋地栽技术种植高品质黑木耳,每个大棚能种植2万个菌棒,一亩大棚可产干木耳750公斤,产值4.5万元,净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采收完的木耳菌棒经粉碎发酵后,可直接用作水稻育秧基质,实现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突出一个“省”字,节水节肥更省力。扎实推进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代耕、代育、代插等“十代”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115万亩次,其中加载智慧北斗机插机抛服务面积11.5万亩,加快了粮食生产进程。大力建设节水农业。完成2023年度4.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2024年3.54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5%以上。建成大豆单产提升水肥一体面积5万余亩,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积极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开展深水灭蛹、田埂种豆、“稻稻油”和“稻稻蔬”轮作等技术,绿色防控面积达52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0万亩。推广科学施肥增肥“三新”集成项目,全县建设2个万亩片、10个千亩片。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何庭军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