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5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何庭军)9月24日,在道县寿雁镇芽洞,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望无际的稻田在秋阳的照耀下,披上了微黄的地毯,双季晚稻长势正旺,即将进入抽穗期,有望获得丰收。
多年来,由于芽洞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且细碎化农田种植成本高,很多土地流转比较困难,一部分被闲置下来,大部分稻田只能种上一季水稻,让村里农田面临“谁来种、怎样种”的难题。
2022年,芽洞村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承包关系、不减少农户权益的基础上,开展“小田变大田”工作,一组一组推进,将小块并大块、三角变方块、零散变集中,因地制宜改善土壤、配建设施后用于集中流转,从而整体提升土地耕种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2023年,全村1000多亩农田已全部改造完成。
芽洞村的玉蟾岩岩洞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化石标本,有“天下稻源”之美誉。近年来,道县农业农村部门在芽洞村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原则,对“田、土、水、路”进行系统建设治理,带动提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形成“田不荒、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好局面。村里引进了浙江嵊州市地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和1个本地的种粮大户,全部实行机械操作,现在村里90%以上的田地都承包了出去,种上了双季稻,而且土地租金上涨到500元一亩,比以前增收200~300元一亩,户均增收近千元。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何庭军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