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8日讯(通讯员 邓伟 记者 左伊杨)近年来,东安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效途径,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好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三部曲”,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东安县大盛镇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建强基层组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村发展。
注入人才“活水”,奏响乡村振兴“前奏曲”
精准选才,突出培养“领头雁”,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勇于担当作为、争当实干先锋”为标杆,旗帜鲜明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五看五比大练兵”,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和重点工作,18个村党组织书记相继亮成绩、讲经验、谈感受,评选出1名“担当作为好支书”。全面营造出“对标找差距、看齐促提升、争先当示范”的浓厚氛围,以“头雁”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精准育才,培育年轻后备“好苗子”,依托驻村工作队帮扶及选调生到村任职等工作,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历练一批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愿意扎根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近年来共计派出1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和选调生到村任职,依托镇党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对当地优秀青年开展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学习,鼓励优秀青年服务家乡发展,汇聚起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围绕竹木加工、烤烟种植等培育出致富带头人及种养殖能手,为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坚持以文铸魂,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将村图书阅览室建设为“精神粮仓”,围绕“读有书屋、学有指导”的工作目标,根据各村现状,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屋内的书籍紧密结合农时、农情、种养等内容,将党和国家的惠农方针政策第一时间传达到村民手中,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图书阅览室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科学书屋”。同时,每个书屋配备图书协管员,帮助更多村民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有能力的新型农民。目前,村图书阅览室各类图书有2000余册,每月平均借阅量达100多人次,真正实现村图书阅览“时时有人管、天天有读者”,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惠及群众。将多彩文化培育为“滋养补品”,立足“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地域特色,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本地资源,逐步探索形成“重大节庆必有特色文化活动、月月必有小型文化活动,天天有阵地免费开放”的活动开展模式,今年以来,组织15支队伍100多名运动员参赛的村BA篮球赛、庆祝建党102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均获得热烈反响。结合重点工作,党员干部纷纷化身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将党的政策、优秀传统文化等传播到千家万户。同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巧用文化墙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使文化之花遍地盛开、沁入心田,全面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聚力产业兴旺,奏响乡村振兴“发展曲”
抓住集体经济“金钥匙”。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依托现有资源禀赋,蹚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子。全力发挥党支部“纽带”作用,对接市联通公司发展“数字乡村”,探索“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政、村、民、企多方共赢。目前,在大水塘村、斗山村发展用户超百户,预计每年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让“数字乡村”发展为大盛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鼓起农业种植“钱袋子”。坚持“特”“优”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求突破,着力稳粮保供、提产增收。积极引导村党组织结合本地情况整合资金、力量帮助村民转换种植观念与方式,通过示范带动、科技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先后建立现代化烤烟育苗基地、水稻育秧大棚、“双季稻”种植千亩示范片,全镇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500亩、双季稻种植总面积一万多亩,打造出“农业有干头、农民有奔头、农村有看头”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邓伟 左伊杨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