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永医科普丨癫痫发作不可怕 科学急救与护理为生命护航
2025-07-25 10:29:30 字号:

永医科普丨癫痫发作不可怕 科学急救与护理为生命护航

癫痫曾被误称为“羊癫疯”,实则是一种因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发的慢性疾病。它就像大脑偶尔发生“短路”,会让患者瞬间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情况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科学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这些知识能在关键时刻守护癫痫患者的安全,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

一、癫痫发作时的急救要点

保持冷静,快速避险

患者发作时可能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或失去意识。周围人需第一时间判断环境是否危险(如马路中央、楼梯边缘、火源附近等):若处于危险区域,切勿强行搬动患者,而是迅速移开周围的玻璃、尖锐家具、热水壶等危险物品,防止抽搐时受伤;若患者在床、沙发等安全区域,无需移动,让其原地发作即可。

确保呼吸道通畅

发作时,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可轻轻托住头部调整方向),解开过紧的衣领、领带或腰带,保持气道通畅;用柔软衣物或薄枕头垫在头下,避免头部撞击地面;患者佩戴假牙,需及时取出,防止误吸。

避免错误干预

发作时患者身体不自主抽搐,以下行为可能造成伤害,必须禁止:强行按住四肢(可能导致骨折、关节脱位);向口中塞毛巾、勺子或手指(无法预防舌咬伤,反而可能阻塞气道或损伤牙齿);进行口对口呼吸(美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发作结束后呼吸通常会自行恢复)。

记录发作时间,及时呼救

记录发作细节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从发作开始计时,观察持续时间、抽搐部位、意识状态等;若发作超过5分钟,或30分钟内频繁发作2次且意识未恢复,立即拨打120。

二、发作后的护理与关怀

安静休息,避免刺激

发作结束后,患者可能极度疲惫、意识模糊(甚至对发作无记忆):让患者在安静环境中休息,完全清醒前不要喂水、喂药或进食,以防呛咳或误吸;陪伴在旁,避免患者独自活动(可能因意识不清摔倒);

耐心陪伴,心理支持

用温和的语气安慰患者,解释“刚刚发作已经结束,现在很安全”,缓解其恐惧或困惑。避免在患者清醒后反复追问“发生了什么”,减少心理压力。

观察异常,及时就医

发作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送医:呼吸困难、持续昏迷、高热(体温超过38.5℃);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

三、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与预防

癫痫的控制依赖长期管理,日常生活中需做好以下几点:

规范用药,定期复诊

严格遵医嘱服药:抗癫痫药物需长期服用,家属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自行减药或停药(突然停药可能诱发严重发作)。

定期复诊:按医生要求监测药物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观察是否出现头晕、嗜睡、皮疹等副作用。

营造安全环境,减少风险

居家环境:家具棱角安装防撞条,卧室选用低矮床铺并在床边铺软垫(预防夜间发作跌落),厨房减少明火使用,固定锅碗瓢盆防止碰倒。

活动禁忌:避免高空作业、独自游泳、驾驶车辆等危险行为,外出时随身携带“癫痫患者”标识卡,注明紧急联系人信息。

心理关怀,消除stigma

患者可能因疾病产生自卑、焦虑或抑郁,家属需: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癫痫(如“这是可控制的慢性病,不是精神病”),树立治疗信心;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避免自我封闭;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专业疏导。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这些可能诱发发作)。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减少咖啡因(咖啡、浓茶、能量饮料)、酒精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拳击)或过度换气的活动(可能诱发发作)。

癫痫虽为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急救、规范的治疗和细致的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正常生活。面对癫痫患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正确的急救知识,更有理解与关怀,用科学筑牢防线,用温暖守护尊严,让他们在安全与支持中拥抱生活。

文/胡婷婷

来源:红网

作者:胡婷婷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