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理论丨以基层善治 筑民生根基
2025-08-26 16:28:21 字号:

理论丨以基层善治 筑民生根基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不断深耕基层治理,才能筑牢民生幸福的坚实根基。

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组织力与战斗力。通过构建“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的各项事务深度融合,如“党建+社区服务”“党建+乡村振兴”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冲锋在基层治理一线,带头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为服务民生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问题导向,提升治理精度。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问题错综复杂。这就需要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调研、群众座谈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居民反映的停车难、设施老化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拔钉除障的决心,破除阻碍基层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难题,从细微处着手,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度,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民生改善落到实处。

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基层治理并非一方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大合唱”。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为基层治理赋能。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服务,如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养老助残等服务。同时,充分调动居民的自治积极性,通过建立居民议事会、楼长制度等,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与监督中,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共同为民生服务。

数字赋能,增强治理效能。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机遇。构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整合公安、民政、社保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群众需求,为民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利用智能安防系统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通过线上政务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民生保障增添科技动力。

文化滋养,厚植治理底蕴。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的重要作用。在基层治理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社区文艺汇演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良家风、村风、民风,通过文化的浸润,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氛围,为民生幸福注入文化底蕴。

基层治理是一篇大文章,关系着民生福祉。只有持续发力,从党建引领、问题导向、多元共治、数字赋能、文化滋养等多方面精准施策,才能书写好基层善治的精彩篇章,让民生根基更加稳固,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人民政府 岑太乔、李衍,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彭小峰)

来源:红网

作者:岑太乔 李衍 彭小峰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