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许多人会选择游泳、漂流等水上活动解暑降温、亲近自然,但需要做好预防、避免“食脑虫”感染。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永州市疾控提醒您:正确认识“食脑虫”,做好防护措施。
一、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并不是肉眼可见的一条虫子,而是自然界土壤和水中存在的一类单细胞生物——自由生活阿米巴,少数此类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皮肤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称为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包括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属的某些种类和双核匀变虫。
二、人是如何感染的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在自然界中自由生活时,以淡水、湿润土壤中的细菌和营养为食。人体感染是通过淡水湖中游泳,接触污水、土壤或吸入含有阿米巴的滋养体、包囊的气体而感染,虫体侵入人体皮肤、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大脑,可引起原发性脑膜炎或肉芽肿性脑膜脑炎,并迅速消化溶解脑组织,甚至可导致宿主的死亡,因而被称为“食脑虫”,但并不会直接“吃”人的大脑。
三、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早期以皮肤病变为主,后期进展为脑炎症状,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易怒和嗜睡等,而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特征是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肢体乏力和语言障碍等,病程进展极快。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能被误诊。
四、如何预防这类阿米巴原虫感染
虽然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较难治愈,但也无须过度紧张,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我国历年来共报告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病例40多例。
正确掌握预防方法,遵守饮用水卫生原则,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1.游泳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的场所,戴好泳镜和鼻夹等。如在淡水、温泉和其他未经处理的温暖水体中游泳,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
2.如果身体上有伤口,应尽量避免参与玩水相关的活动;或是在接触自然水体之前,做好防护。
3.不要在野外的湖泊、池塘、河流、死水塘等处游泳、洗脸、戏水。此外,也不要挖掘或搅动水体底部沉积的腐败物。
4.如果有冲洗鼻腔的习惯,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者使用煮沸过的水。
5.如果水管长期停用,再次使用前一定要先放水,将不流通的水排放完毕。
在野外游泳、玩水后如果身体出现相关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呕吐、嗜睡等,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有游泳、戏水或呛水等玩水经历,以便进一步查找病因。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8月21日
来源:红网
作者:永州疾控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