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2日讯(通讯员 于婧 周灵 唐俊杰)近日,在江华团县委的支持下,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学生联盟组建的“非遗学习小组”走进省级瑶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翠兰的家,开启了一场深度的文化传承之旅。
在黄翠兰老师家中,同学们仿佛打开了一本活的瑶锦史书。她们不仅亲眼见到了织有万字符和神秘几何纹的八宝被等传统珍品,更惊喜地发现,这项古老技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织锦冰箱贴、猫头鹰玩偶等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最让同学们难忘的是上机体验环节。在黄翠兰和黎柳娥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主动坐上织机,感受“脚踩踏板、手推竹针”的织造过程。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全身协调发力。“亲手操作后才真正体会到传承的不易。”联盟副主席王燕感叹道,“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匠心。”
更令人动容的是传承人们永不停歇的追求。69岁的黎柳娥老师,至今仍在不断钻研技艺、创新纹样。她用一生坚守诠释着何为“终身学习”,这份执着深深打动了在场学子。“我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瑶族年轻人看见并珍视自己的文化血脉。”黄翠兰老师的话语中饱含期待,“瑶锦的未来,需要新一代来接棒。”
江华大学生联盟将与黄翠兰老师开展长期合作,通过系统非遗培训班、青年夜校织锦课程等形式,持续深耕瑶锦传承。这群生于斯长于斯的年轻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民族文化的火炬,必将由新一代传承下去,让非遗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来源:红网
作者:于婧 周灵 唐俊杰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