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辰辰睡觉总像小火车似的“呼噜呼噜”响,有时还会突然憋气,小脸憋得通红,他爸妈看了既心疼又着急。不仅如此,辰辰白天总张着嘴,老师也反映他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像辰辰这样的“呼噜娃”并不少见,背后的“小捣蛋鬼”很可能是过度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它们堵住了孩子的呼吸通道。
一、认识身体里的“门卫”与“麻烦精”
腺样体:藏在鼻子最深处(鼻咽顶后壁),像个小肉垫,张嘴也看不见。作为重要的免疫组织,它守着呼吸道的入口,帮身体抵御病菌。
扁桃体:长在喉咙两侧(口咽部),张嘴说“啊”时就能看到。它们也是免疫前线的“战士”,负责捕捉进入口腔的细菌、病毒等“坏家伙”。
本来,它们是守护健康的“好卫士”:儿童期(尤其3-6岁)会自然增大,帮孩子抵抗病菌。但如果孩子反复感冒、过敏或发炎,它们就可能“过度膨胀”,肿得太大,把鼻子和喉咙的通道堵死,空气进不来、出不去,孩子就只能靠打呼噜、张嘴呼吸维持通气了。
二、家长警惕,孩子出现这些信号,赶紧就医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肥大,孩子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家长要多留意:
呼噜声大,且一周至少有3晚都这样;睡着后突然没声音,憋气超过10秒,接着猛地吸气、翻身,甚至憋醒——这说明气道完全堵住了,身体正严重缺氧;“金鱼嘴”呼吸:鼻子不通气,孩子长期被迫张着嘴呼吸,睡觉时尤其明显;悄悄“变丑”:长期张嘴呼吸会导致“腺样体面容”,上嘴唇变短翘起(像噘嘴)、门牙越来越突(龅牙)、下巴后缩、脸变长、表情呆滞。一旦骨头定型,再想恢复就难了;
睡不好、白天蔫:晚上睡不踏实(乱翻身、做噩梦、尿床),白天没精神、注意力差、好动、脾气暴躁,学习也跟不上;反复生病: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成了病菌“窝点”,导致孩子老感冒、得鼻窦炎、中耳炎(耳朵痛、听力下降)、喉咙发炎;吃饭像“吃药”:吞咽困难,胃口差,吃得特别慢。
家长行动指南:如果孩子打呼噜和张嘴呼吸超过1个月,或者一周憋醒好几次,别犹豫,立刻带孩子去医院看耳鼻喉科医生。
三、拖着不治,危害特别大
长不高、长不壮:晚上缺氧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直接耽误孩子长个子;大脑变“迷糊”:长期缺氧和睡不好会损害大脑发育,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受影响,还可能变得多动、冲动;“变丑”难挽回:“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就算后来做手术,也可能需要戴牙套矫正牙齿和脸型;心肺负担重:长期缺氧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肺功能。
四、医生怎么“抓”出这个“麻烦精”
仔细问诊:医生会详细了解孩子的症状、睡眠情况和病史;
认真检查:看鼻子和喉咙:检查鼻腔是否有鼻炎、鼻息肉,用压舌板查看扁桃体大小;看耳朵:检查是否因咽鼓管堵塞引发了中耳炎;电子鼻咽喉镜:一根带摄像头和小灯的细软管,从鼻孔轻轻进入(有点痒,但孩子通常能忍受),能清晰看到鼻咽部腺样体的大小和堵塞程度,是最常用的检查之一;X光侧位片:拍一张侧面的片子,也能评估腺样体大小;
睡眠监测:如果怀疑孩子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可能需要住院或在睡眠中心佩戴仪器,监测整晚睡眠中的呼吸、血氧、心率等,这是诊断的标准。
五、怎么治,医生有这些妙招
治疗方案要根据堵塞程度、孩子年龄等决定:
——轻度肥大/症状不明显: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鼻喷激素(减轻鼻咽部水肿)、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抗生素(治疗鼻窦炎)等;
改善环境: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避免孩子接触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
调整睡姿:侧卧可能比仰卧更利于呼吸;观察随访: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中重度肥大/症状明显/药物效果不佳:
手术是主要方法,腺样体切除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扁桃体联合切除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一次解决两个问题。手术技术成熟,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快捷: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用低温等离子等先进设备,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通常半小时到一小时);效果明显:绝大多数孩子术后,呼噜、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会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睡眠质量提高,生长发育也能赶上来;术后恢复:前几天喉咙可能有点痛,吃温凉的软食(冰淇淋是不错的术后食品哦)即可;一般住院观察几天,1-2周内就能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六、给家长的爱心贴士
打呼噜不等于睡得香,孩子持续打呼噜,尤其伴有憋气、张嘴呼吸,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必须重视,尽早就医;别信“偏方”“神奇喷剂”,科学治疗才是关键,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手术不是“洪水猛兽”。当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如憋气、长不高、变丑、学习差)时,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术后护理很重要,严格按医生的嘱咐做:吃对食物、按时吃药、好好休息、定期复查,孩子恢复得更快更好。暑假是手术的理想时机:假期长、学业压力小,孩子能更从容地休息和恢复,早日摆脱困扰,睡个安稳觉。
七、早行动,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孩子顺畅的呼吸、香甜的睡眠、健康的身体和自信的笑容,都值得我们用心守护,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这个“小怪兽”,只要早发现、早诊断、科学治疗(包括必要时的手术),完全可以被打败。
今晚,不妨侧耳听听孩子睡觉的声音,正常情况下,那应该是均匀、平静的呼吸声,而不是呼噜声和让人揪心的停顿。如果发现异常,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请及时去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文/唐小辉 耿少筠
来源:红网
作者:唐小辉 耿少筠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