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理响永州》丨总第125期:建义工托管新机制 除大操大办旧陋习
2025-09-11 16:22:32 字号:

《理响永州》丨总第125期:建义工托管新机制  除大操大办旧陋习

宣讲员何子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永州市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指示,将移风易俗作为培育乡风文明的关键抓手,以党建为笔、以民心为墨,用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用制度创新破解“没人管”“怎么管”“管不了”等实际难题,用群众力量夯实根基,让文明乡风成为潇湘大地最动人的风景。

党建引领抓队伍 破除“没人管”问题

宣讲员何子惠:早在2020年以来,八仙洞村就自发组建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党员张国安便是当年选举出的理事会成员。

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八仙洞村村民张国安:我当时就想着,大家乡里乡亲的,遇到红白喜事,要是能有个组织牵头互帮互助,那该多好。而且我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为大伙做点实事。

宣讲员何子惠:这些年,张国安凭借丰富的知识、公正的处事态度,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协调村民事务。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踊跃参与到义工服务队伍中来。

宣讲员何子惠:这里是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在革除大操大办旧陋习的过程中,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和“面子文化”,回龙圩管理区把“党小组+”建在屋场上,以基层党建引领富裕屋场、美丽屋场、文明屋场、和谐屋场、清廉屋场五大屋场建设,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建和美屋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文明屋场建设中,回龙圩创新推出义工理事会托管的新机制。

管理区通过成立义工托管组织,解决除陋习“谁牵头”的问题。

他们以屋场为单元,在屋场党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有威望、有公益心、有代表性、能推动工作的理事会成员推选出来。理事会主要职责就是具体操办红白喜事等事宜。目前,全区66个屋场都成立了理事会,共选出理事会成员 330名,其中党员69人,女代表27人。

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模式,既强化了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力,又激活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正是永州市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体现。

建好阵地抓制度 破除“怎么管”问题

宣讲员何子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永州市以回龙圩管理区为试点,通过“七统一”标准建设“义工礼堂”,将移风易俗的要求融入硬件设施建设,既解决了群众办事无场所的难题,又以标准化、规范化的阵地约束陈规陋习。

建好了阵地,还得靠制度把“规矩”立起来,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这是托管服务的“硬杆杆”。我们在义工礼堂内展示本自然村的《村规民约》《理事会章程》《义工托管服务清单》等,让“怎么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把阵地用好用活,让移风易俗落到实处。

目前,回龙圩管理区以整治大操大办为突破口,建立屋场党小组牵头托管红白喜事机制,新建、改建义工礼堂35座,红白喜事费用成本减少2/3,人情份子下降70%,大大减轻了基层群众的人情负担。

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永济亭村村民蒋建明:以前村里的人办红白喜事,为了面子铺张浪费,风气不好,现在有了“义工托管”这种统一的模式,再也没有攀比了。去年我母亲去世,就是村里红白理事小组组织村民帮忙操办的,大伙齐心协力,让我能安心尽孝,真的特别感激这份邻里情。

统一托管抓服务 破除“管不了”问题

宣讲员何子惠:经过持续探索,回龙圩管理区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红白喜事“义工托管”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红白喜事由理事会统一托管,办事人员由理事会按需派工,义工们分工负责采购、厨房、记账、洗碗、上菜等事项,专人专事、各负其责。按照区里《义工服务公示管理办法》,红白喜事办完后,财务开支情况必须向主人交账并接受查验,确保互帮互助的义工服务不走偏。

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何彦谦:有了义工理事会,喜事主人能尽心待客,白事主人能安心尽孝,这样互帮互助的现象越来越多,现在邻里关系和睦了,乡风也更加文明了。

宣讲员何子惠:如今,义工服务模式扎根群众需求,成为邻里间互帮互助、传递温暖的“暖心助力器”。而“党小组建在屋场上”的创新实践,以党员带头激发群众主体作用,以机制创新保障长效运行,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回龙圩范式”。

乡风净、民风淳、人心齐、干劲足。永州市以回龙圩管理区的“义工托管”模式为样板,推动移风易俗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更彰显了永州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以“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指引,积极推动“塑形”与“铸魂”并重的担当与作为 。

来源:红网

作者:潇湘会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