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5日讯(通讯员 杨理军 王佳红)近年来,祁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青少年助学帮扶新模式,持续在搭平台、聚资源、强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擦亮“祁阳关爱”助学品牌,护航全市青少年向阳生长、学习成才。
巧搭平台,拓展助学帮扶“主渠道”。设立专门助学基金。2015年,注资200万元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祁阳县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划拨、部门支持和社会筹资等。截至2024年底,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25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332.23万元。2025年,祁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获批成为湖南省2024-2026年度(第二批)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2023年,市关工委牵头建成全市助学信息共享平台,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纳入平台信息数据库统一管理,应纳尽纳,动态更新,使平台成为识别和关爱困难学生的“智慧引擎”。到2024年底,平台已登记注册困难学生1500余名。此外,还建立了祁阳市困难学生物资捐赠中心,动员全市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积极捐赠衣物、鞋子、被子、书籍、文具、家电等闲置物品。目前已接收和发放各类捐赠物品2.2万余件,3600多名学生受益。
祁阳市困难学生信息平台数据建设和物资捐赠会议现场。
广聚资源,壮大多方助学“正能量”。加强社会助学,每年选树表彰一批企业和个人助学典型,并提供助学抵税优惠,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助学帮扶热情。祁阳市退休干部陈昌世动员三个儿子捐资200万元设立“昌世助学基金会”,连续26年开展助学活动,已资助困难学子2500余名。2025年,陈昌世荣登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聂葆生父子注资200万元成立科力尔慈善基金会,如今基金会本金已达600万元以上……截至2024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民间社会助学组织达到6个。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员助学帮扶路径,注重发挥“银发力量”,大力推介、宣传和表彰“五老”优秀帮扶事迹,鼓励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市“五老”宣讲团、老干部志愿者协会每年到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溺水、防性侵等主题宣传活动400余场次。按照“不重复、重实效、全覆盖”的原则,市关工委加强了与教育、民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协作,形成青少年联动关爱帮扶机制,提升助学帮扶质效。
祁阳市羊角塘镇2025年募集壮大教育基金和教育基金奖励现场。
强化保障,筑牢学习圆梦“压舱石”。祁阳市委高度重视青少年关爱助学帮扶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筹建助学基金平台,指导和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用好用活助学政策。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全市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各级关工委组织工作经费,明确将青少年助学帮扶工作作为各级关工委年度工作的重点。以“五老”关爱工程为抓手,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经验、威望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出台关爱助学帮扶制度,构建“对象摸底、政策宣传、精准帮扶、回访问效”的助学帮扶工作闭环,持续擦亮“祁阳关爱”助学品牌。健全完善全市关爱帮扶活动监督评估、捐赠物资接收管理使用等制度,对公立基金会资金使用、捐赠中心项目实施、信息平台数据安全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确保助学资金和物资及时公平公正使用,不断提升助学帮扶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有力托举全市青少年学习圆梦、成长成才。
来源:红网
作者:杨理军 王佳红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