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8日讯(通讯员 雷俐 苏安军)初秋时节,水域安全防护进入关键阶段。为深入推进河长制治理常态化,加强辖区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东安县花桥镇立足河长制工作基础,将水域生态保护与防溺水安全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巡河+护安”“宣传+排查”“责任+长效”的三维举措,既守护河道水清岸绿,更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切实将河长制工作延伸至民生安全“最后一米”。
统筹部署,河防同频
花桥镇确立“以河为岗、守河有责、护安尽责”原则,将防溺水巡查纳入河长日常巡河核心职责,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开展2次防溺水专项检查,聚焦跨村河道、重点水库等风险区域;村级河长每周对辖区河道、沟渠、山塘等危险水域进行全覆盖排查,逐一核对安全隐患。通过细化责任,全镇构建起“水域有人管、隐患有人查、安全有人护”的全覆盖治理格局。将防溺水作为河长制重要延伸,让河长化身水域安全守护者,筑牢零溺水事故防线。
协同行动,巡护联动
“大爷,这河水暗流急得很!千万不能让家里小孩在附近玩水!”花桥镇村级河长易先亮踩着湿润的河堤,一边弯腰清理缠在护栏上的枯枝,一边用乡音反复叮嘱正在岸边除草的村民。此时,全镇8支由河长牵头、志愿者参与的联合巡护队伍,正同步穿梭在辖区河道沿线,以“巡河护安”专项行动为抓手,将河长制的生态环境巡查与防溺水安全隐患排查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方位水域安全防护网。
巡查中,工作人员以“三查三看”法开展隐患排查:查危险水域标识,更换破损褪色警示牌;查应急防护设施,为重点水域安置配套救生设备;查水域周边环境,劝阻3起儿童河边嬉戏行为,将风险化解于未然。
长效守护,机制护航
为确保河长制与防溺水工作长效推进,花桥镇构建三项机制:一是部门联动,联合派出所、应急站、学校等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河道违规搭建、非法捕鱼等隐患,今年拆除违规搭建1处;二是群众参与,通过宣传栏公示举报电话、村干部入户宣传,鼓励隐患上报;三是巡查督导,组建镇村巡查队每日排查重点水域,修复护栏2处、新增警示牌12块,切实压实安全责任。
河长治水守生态,精准防溺护民生。下一步,花桥镇将继续以河长制为总抓手,将防溺水工作与河道管护工作深度融合,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来源:红网
作者:雷俐 苏安军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