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恰逢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联合红网永州站策划推出“石榴花开满瑶都——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12名师生从学校所在地零陵区出发,奔赴江华瑶族自治县,走进李启汉故居、涔天河水库、下蒋村、县档案馆、水口镇、竹园寨、涛圩镇、桐冲口等地,开启为期五天的采风实践。
本次活动聚焦县域经济、山乡巨变、民族文化等主题,以青年视角观察社会变迁,以脚步丈量瑶都大地。学子们将通过新闻通讯、深度调研、视频影像等多元形式,把镜头和笔尖对准一线,用真实记录展现江华民族团结、产业振兴和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婕 欧文凤 江华报道
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是一个瑶、汉、壮等多民族共居的移民新镇。近年来,当地以民族团结为核心,把多元文化优势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民族融合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多元文化交融,绘就和美画卷
水口镇山水秀丽,素有“小桂林”的美称。该镇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这一生态优势,推动社区和谐共建。和美壮族村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壮族行政村,其建筑借鉴并呈现出了壮族干栏式民居特点,装饰纹样融入了瑶族刺绣、壮族银饰等文化元素,形成颇具特色的多民族融合建筑风格,象征着县域内各民族和谐团结。
日常生活中,各民族居民保持着密切交往。各民族的节庆活动成为全镇居民共同的庆典,如瑶族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等。这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相互理解和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此外,村内跨民族通婚普遍,文化在婚姻、家庭和生活的交融中不断延伸,民族团结的根基更加牢固。
守正创新 让非遗焕发时代光彩
水口镇连续三年举办瑶族长鼓舞公益培训,面向社会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吸引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这种开放包容的活动模式,既弘扬了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瑶族长鼓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开放式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巩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典型示范,凝聚发展合力
凭借在推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探索,水口镇先后荣获“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卫生乡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等多项称号,彰显了其在文化、生态、治理等多维度的综合发展水平。
如今的水口镇,正以民族团结为纽带,以文旅融合为引擎,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更深层次,在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展现出示范效应。
指导老师:彭玲、陈世灯
来源:红网
作者:彭婕 欧文凤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