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成文杰 龙芳华 何超 蒋楠 谭卫丰 颜瑶 摄影记者 朱丽萍 龚子杰 长沙报道
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湘中南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机遇和溢出效应。大家纷纷就牵手粤港澳,同绘新画卷献良策、话发展,展现了湘中南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聚焦发力规模基地建设 做稳大湾区 “菜篮子”
湖南省人大代表、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工作回顾中提到,永州果蔬出口突破百亿元。湖南省人大代表、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表示,一年来,永州自觉扛起“为全省出口产业打造一支先锋军、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的职责使命,抢抓省“蔬十条”政策机遇,围绕“产得优、运得快、销得好、检得准、叫得响”,统筹推进“物流降成本、仓储调周期、平台增价值、标准增信誉”,以改革的办法赋能蔬菜出口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永州实现果蔬出口138.9亿元,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蔬菜出口流通领域改革经验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谈及下一步打算,朱洪武介绍,永州将坚持源头抓品种、生产抓品质、市场抓品牌,加快构建以大数据、大市场、大龙头、大平台为支撑的蔬菜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年内实现蔬菜出口货值160亿元。一是在规模基地建设上聚焦发力。坚持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深入推进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改革,力争年内全市高标准蔬菜基地达到45万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和海关出口备案蔬菜基地分别在140家、110家以上。二是在物流仓储提升上聚焦发力。推进物流仓储扩容量、增效益、降成本、调周期,加快构建以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等区域的蔬菜出口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三是在检测通关优化上聚焦发力。推动蔬菜生产端自检与市场端抽检、海关查验互认改革,推进湘南出口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确保出口蔬菜100%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四是在市场营销拓展上聚焦发力。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广泛开展产销对接,创新推进“基地直销”“个性定制”“特色手信”等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力争年内蔬菜出口国家和地区30个以上。
融湾向海 让汝城好货“出湘入湾”
湖南省人大代表、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壮大油茶、供粤港澳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谈及汝城的特色产品输出,湖南省人大代表、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表示,汝城将立足小黄姜、白毛茶等“土特产”优势,升级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基地,让更多汝城好货“出湘入湾”。
马文才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汝城凭借独特的“五色”资源,以及毗邻粤港澳,连接湘、粤、赣的区位优势,正全力打造产业承接的洼地与休闲度假的目的地,“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持续深化融湾向海,利用好郴佛对口合作机制,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
在产业承接方面,汝城将积极抢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的机遇。“我们完善了招商引资联合作战、产业链招商机制,持续推动湘商、汝商、校友回归,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致力于打造湖南东南部第一道‘拦水坝’以及重要产业备份基地。”
擦亮营商品牌 大湾区钟表产业“链”上衡阳县
湖南省人大代表,衡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浩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区位招商、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招商、基金招商、情感招商,持续擦亮“湘商回归”“校友回归”等主场招商活动品牌。
湖南省人大代表,衡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浩介绍,近年来,衡阳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钟表全产业链转移,全力打造“船山时间谷”钟表小镇项目,持续推进钟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钟表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衡阳县还成功入选“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国钟表进入“衡阳时间”。
去年,乘着湖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召开的东风,衡阳县集中力量打造的船山时间谷工业旅游观摩点,已成为以工业促旅游、以旅游带工业的工业旅游新地标。
孙浩表示,衡阳县将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做实产业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人才回聚,力争在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和涉税市场主体上有新的进展。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孙浩提出,将持续擦亮“你好,蒸阳营商”品牌,认真落实衡阳县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县级领导联点帮扶规上企业活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招工用工渠道,依托船山技校开设钟表类专业培训班,同时在企业人才引进、人才购房等方面给予补贴,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
打造产业“园中园” 承担产业转移“拦水坝”和“蓄水池”重任
湖南省政协委员、邵阳市工信局局长何志红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提升湘南湘西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完善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综合成本的政策举措。
湖南省政协委员、邵阳市工信局局长何志红表示,近年来,邵阳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日趋完善,发展思路清晰,关键是抓园区承载能力提升。通过“强基础、增活力、铸特色”持续发力,抢抓政策新机遇,把握发展新趋势,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稳定性,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中园”。重点围绕九大新兴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邵阳经开区电子玻璃产业园、发制品产业园、邵东廉桥医药产业园、小五金科技产业园、皮具箱包产业园、新邵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隆回大健康产业园、武冈卤制品产业园、绥宁楠竹产业园、城步乳制品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
坚持聚焦特色优化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东盟、对接非洲、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在装备制造领域,充分发挥邵阳三一专汽等龙头企业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主导地位,大力引进汽车零配件、动力系统、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配套环节,打造国家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基地。在特色轻工领域,利用邵阳发制品、打火机、箱包三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金字招牌,瞄准东莞制鞋、广州花都狮岭箱包、佛山小五金等地区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在电子玻璃领域,响应国家重大战略,以邵虹、彩虹“两块”玻璃为牵引,大力引进粤港澳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建设中国电子玻璃华南基地和国家电子信息重点产业备份基地。与粤港澳地区(该地区北斗产业年产值占全国的30%以上,全国60%以上的民用车载卫星导航仪都出自粤港澳地区)在北斗产业领域加强合作。邵阳将承担起国家产业转移“拦水坝”和“蓄水池”的重任。
总策划:肖世锋
执行策划:周世琦 姜姿
系列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龙芳华 何超 蒋楠 谭卫丰 颜瑶 朱丽萍 龚子杰
编辑:姜姿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