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永州古树保护:与“无量仙翁”一战 守护绿色传承
2025-02-21 17:07:18 字号:

永州古树保护:与“无量仙翁”一战 守护绿色传承

红网时刻新闻2月21日讯(通讯员 吕祎馨 郑卫民)在电影《哪吒2》中,无量仙翁的拐杖化作参天大树,用天元鼎将万物生灵炼化为仙丹,滋养大树,看似是守护,实则是对生命的掠夺,隐藏着毁灭的力量。而在永州,古树名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它们不仅是生态的定海神针,也是潇湘文脉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微信图片_20250221162245.jpg

立法赋能:用法律之盾抵御“毁灭之力”

永州市境内现有古树名木29546株,其中一级古树994株,二级古树2458株,三级古树26094株,居全省前列。2021年,永州市率先在全省出台《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古树名木筑牢法律防线。随即打出一系列古树名木保护的“组合拳”:2024年,市委书记朱洪武和市长陈爱林共同签发《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令》(2024年第1号林长令),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确保资源安全;随即出台实施《永州市“林长制+古树名木保护”固本强基行动方案》,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对古树名木划定保护范围,全面精准普查、挂牌保护,将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和保护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全面压实保护责任,要求各级林长切实履行保护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微信图片_20250221162242.jpg

机制创新:用智慧之光修复“生态之伤”

在永州,普查过程中,我们利用GIS等技术建立古树保护数据库,将获取的古树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了对古树资源的全方位、多层次管理。在潇湘大地,通过二维码挂牌的方式,让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市民通过扫码就能了解古树的详细信息。此外,永州创新“保险+健康体检”模式,还为每株古树名木购买了商业保险。2024年,二级古树商业保险正式生效,高质量抢救复壮古树名木58株。双牌县桐子坳村的古银杏群,通过“一树一策”的复壮计划,成功让这些千年古树重新焕发生机,并于2023年获评全国最美100处古树群落,成为生态修复的典范。

同时,永州积极建立古树保护网站、社交媒体、在线教育课程等,向更多的人传递古树保护的理念和知识,增强公众对古树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生态赋能:用绿色之力续写“千年传奇”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千百年来,古树名木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文化基因。在永州,古树名木不仅是生态传承的见证者,更是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通过生态赋能,永州的古树名木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生态引擎”。

江华瑶族自治县通过开发古茶树资源,推动了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667公顷,建成9个千亩标准化示范茶园,涉茶产业从业人员3万人,苦茶年产量达1万吨。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将2000多亩荒山、峡谷、坡地改造成种植红枫、樱花、杜鹃等景观林的“蓝山谷”景区。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和土特产销售的繁荣。2024年,坪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通过立法赋能、机制创新和生态赋能,永州为古树名木筑牢了坚实的保护屏障。这些古树名木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承载着潇湘大地千年文脉的延续。在永州人民的精心呵护下,这些绿色瑰宝将在这片土地上续写千年传奇,成为美丽永州的标志性符号,见证潇湘大地的绿色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吕祎馨 郑卫民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