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7日讯(通讯员 吕祎馨 周凡)4月9日,《湖南零陵潇水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会上,永州市林业局林长科蹲点帮扶人员以“基层实践者”身份积极发声,将林长制经验融入地方立法,为湿地保护注入法治动能。
根据永州市林业局委派基层蹲点帮扶工作安排,林长科工作人员自年初入驻零陵潇水国家湿地公园,深度参与湿地日常巡查、动植物监测及社区共治工作。在《管理办法》听证会上,结合林长制工作提出两项关键建议:一是依托林长制平台,建立林业局与湿地公园管理局的日常联动机制,将湿地公园保护纳入林长巡护重点范围,协同推进湿地资源巡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二是建立湿地保护志愿者制度,鼓励周边村民担任湿地协管员,设立“湿地保护贡献奖”,对长期支持保护工作的个人给予表扬奖励。
“蹲点帮扶不是简单的岗位体验,而是要把基层痛点转化为制度优化的‘金点子’。”此次立法参与,是永州林长制与湿地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数据显示,零陵潇水国家湿地公园现有1549.5公顷水域、88.82%湿地率,栖息着766种植物和204种脊椎野生动物,2024年更新增36科211种植物、12种珍稀鸟类,生态修复成效获央广网等媒体专题报道。随着《保护管理办法》的完善,林长制的制度优势将深度融入湿地保护工作中。
来源:红网
作者:吕祎馨 周凡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