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医疗服务提升年丨永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医联体联动 中风七旬老人重获新生
2025-05-16 19:33:45 字号:

医疗服务提升年丨永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医联体联动 中风七旬老人重获新生

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熊明月 张媛)今年1月的一个清晨,72岁的周老因突发脑中风被紧急送往永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全面检查评估,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脑干梗死。在医院神经内科团队的综合救治下,他脱离了生命危险,神志也逐步恢复。

图片7.png

然而,由于病变部位位于脑干延髓及脑桥,患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吞咽障碍与肢体瘫痪。他无法咽下任何食物,只能依靠肠管进食;四肢麻木,站立不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神经内科专科治疗完成且患者病情稳定后将他转入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一场针对吞咽与肢体瘫痪的精准“攻坚战”就此打响。

康复医疗团队首先对老人进行专项功能评估,通过临床检查及放射科X光透视下吞咽造影分析,很快找到了吞咽障碍的根源——环咽肌痉挛导致食道入口紧闭,食物无法顺利进入食道和胃部。

针对这一难题,团队制定了“三步走”治疗方案:第一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肉毒毒素靶向注射;第二步,精准松弛痉挛的环咽肌,改善食道入口张力;第三步,实施改良球囊扩张术,通过分级扩张技术逐步恢复吞咽启动程序及协调控制能力。此外,团队还开展个性化吞咽训练,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感觉刺激、吞咽技巧动作与呼吸发声训练,以提升吞咽相关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经过治疗,1周后患者开始能进食流质食物,两周后可以进食糊状食物,肠管也顺利拔除,采用经口进食和间歇鼻饲相结合的方式补充营养。本以为曙光在前,没想到第3周新问题出现了:正常进食后,患者反复呕吐、反流。尽管多学科会诊并调整了进食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让老人产生了进食恐惧和消极心理。

永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负责人在了解患者情况后,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康复病区主任吴亚岑教授进行了病例分析讨论,随后协助家属将患者转诊至湖南省人民医院。

吴亚岑教授团队接诊后,立刻开展床旁纤维喉镜下吞咽检查及吞咽造影复查,并迅速组织高水平多学科团队会诊。最终,查明导致患者反流呕吐的“真凶”为“食管裂孔疝”。经过2周的综合吞咽康复治疗,患者转至医院普外科接受微创手术。术后2周,困扰他的反流呕吐问题得到了解决,吞咽功能也进一步改善,能够完全经口进食,一家人开心地返回永州。

回到永州市中心医院后,康复医学科团队针对患者步行不稳、肢体麻木及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发现涉及肌张力异常、感觉整合障碍、平衡协调障碍及运动控制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随后,团队开展动态平衡训练、多重任务导向训练、头眼协调训练、多重感觉输入及神经调控治疗、针刺等综合康复项目。3周后,患者已经能够平稳独立行走,顺利出院回家。

图片8.png

从命悬一线到恢复正常进食和独立步行,周老历经3个月系统治疗,重获新生。这一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永州市中心医院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医联体协作的重要意义:精准转诊,能够快速识别复杂并发症并建立绿色通道,避免延误治疗;技术互补,实现基层康复技术与省级医院学科优势深度融合;全程管理,确保患者转出与回流无缝衔接,保障临床康复连续性。相信两院未来的学科交流与合作,将持续造福永州地区广大患者。

来源:红网

作者:熊明月 张媛

编辑:左伊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