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通讯员 王麒云 钟立超)一本本不动产权证,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安居乐业的期盼。近年来,永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党政主责,纪委监督,部门协同、市县一体”,强化改革破题、系统施策和机制创新,聚焦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5年“百日攻坚”期间,市中心城区完成分户登记10135户,惠及群众3万余人,办理地下车位登记13433个,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全市在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完成问题项目化解490个,化解率96%,化解量、化解率目前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惠及群众73502户。

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市县一体的攻坚体系。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案下访、现场调研,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央第三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办理一体谋划推进、一体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市中心城区“百日攻坚”攻坚目标即在2025年6月下旬至9月底,用100天完成1万本购房户(安置户)不动产权证书、1万个地下车位登记办证的目标任务,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同步加快问题化解。市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一月一会商”,对问题项目明确“五个一”即一个问题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化解方案、一抓到底。


强化部门联动,凝聚齐抓共管的攻坚合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中心城区“三区”政府(管委会)及市直相关单位共同会商,制定《永州市中心城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对68个问题项目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逐一梳理基本情况、主要问题,明确工作责任,实行挂图作战,推动攻坚提速见效。各部门协调联动,市住建局系统梳理竣工验收问题督促整改,市公安局对恶意导致项目无法竣工验收的按程序立案调查,市司法局组建法律团队跟踪指导,市财政局统筹安排经费30万元支持市中心城区地下车位产权登记试点工作,冷水滩区、零陵区、永州经开区、市城发集团、市经发集团扛牢主体责任落实问题化解。

注重分类施策,创新精准化解的攻坚路径。充分运用国家、省、市现有政策,坚持开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实施“一符规、二合格、三分离”差异化处置策略,保障购房户“无过错即办证”这一合法权益,即对符合规划、质量检测与消防验收合格的房屋,实行问题登记、行政执法、税费追缴相分离,对已经履行法定义务的购房户容缺办理产权登记。按照“先易后难、统筹推进、分类实施、依法登记”的原则,在市中心城区开展地下车位产权登记试点,在冷水滩区印象誉峰小区办理首个地下车位登记,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以来的首个地下车位登记。市税务局创新实施“差额征税”政策,打消回迁安置户缴税顾虑,畅通宋家洲安置小区办证“最后一公里”;对开发商缺失、缴税凭证不全的西南花园等项目,实行购房人凭合同按程序缴税后单方申请登记,有效打通产权登记缴税堵点。

推进流程再造,提升审批服务的攻坚效能。系统重构全市产权登记全链条监管机制,将攻坚阶段形成的“问题直通车”、群众评议监督等有效做法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安排,全面推行“线上协同+一窗受理”产权登记服务模式,梳理整合产权登记过程中的测绘、质检、规划审查、权调落宗等环节,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多审合一、并联办理,审批时限由平均60天压缩至18天,工作效率提升70%。零陵区开展商品房分户登记改革试点,通过系统自动抓取数据、精简申请材料、公告作废等措施,实现申请材料由最多12项压减至2项、办理周期由1—2个月缩短至3个工作日的“极简办证”模式,为全市推广提供了基层经验。

下一步,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聚焦不动产登记问题,紧紧围绕“保护产权更加有力、便民利企更加高效、数治转型更加有为、队伍作风更加过硬”的要求,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企业和群众财产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王麒云 钟立超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