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永州市诗歌学会组织诗人对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知名摄影家潘华的摄影作品以“摄影+小诗”的形式、以“潇湘风韵·光影诗行”为主题,为每幅作品配写小诗,逐期推出。这些摄影作品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摄影家潘华带着满腔的热爱,用光影镜头记录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一帧画面,每一行诗句,都是对美的深情诠释。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场跨界艺术之旅,感受摄影与诗意的奇妙共鸣。

木轮在溪流里打捞时光
彩衣在石滩上绽开民族的模样
它永不停歇地转
转着山水的眷恋
也转着代代人的念想
——唐淑娟

石板墩撑起木桥的脊梁
书包们在晨光里排队流浪
河水把岁月照得金黄
他们每一步
都叩响着故乡与远方的暗号
——唐淑娟

它们沉默着
橙红的水泊是大地的瞳孔
两艘舟在夕照里对折
一半是漂泊
一半是搁浅的眷恋
——唐淑娟

关公手持大刀,怒目圆睁
你却不管不顾
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动作
红纸白字
记下每个村民票数
全被他看在眼里
——余华云

女儿在这头
父亲在那头
花生堆里,一个爱心
这是女儿对父亲的告白
也是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余华云

青石把岁月叠成典籍
月光浸透 磨砚的支离
谁在砖缝间舞文弄墨
魁星踢斗 踢不穿哑谜
只把无韵的平仄
刻进心空 袅袅的烟迹
——奉晓兰

断墙石门在阡陌里松动轮廓
墙头草数着迁徙的雁阵
竹篮暗纹渗出水滴的韵脚
门槛将夕光叠成信笺
她衣褶里飘出炊烟的孤影
一扇门通往多种黎明
——奉晓兰

绿与香,将沧桑的木门
徐徐推开
主人在炊烟的尽头
接一袖翩翩飘逸的东篱风
还没有回来
——伍大华

墙根上,岁月的青苔
化成清晨的淅淅沥沥
镀亮石板路的思念
转角处,那小鸟般传来的稚气
可是我天真烂漫的
赤脚童年
——伍大华

温馨的阳光,如宣纸
从门外铺到室内
小黄狗回头看着自己长高的影子
一脸让人无法琢磨的
似有所思
——伍大华

我把自己活成伞的样子
在时光里撑开一片绿的苍穹
你在远处,以砖瓦的姿态
沉默成一段被风翻阅的过往
我们在同一片天地
各自生长,各自守望
——范献任

老屋的墙壁剥落时光的碎片
木门把岁月锁成深棕的茧
她牵着枝桠的绿
你仰起天真的脸
在旧时光里,开出新的春天
——范献任

水把天空染成淡灰
风又添几缕云的碎
轮胎筏漂成移动的黑
木桨划开沉默的镜面
他带着生活的重量
在模糊的边界,缓缓向前
——范献任

睁开夜的睫毛
迎接第一缕晨光
负重前行
一头妻子蓝布包正装着温热的红薯
另一头装着儿子画的笑哈哈的红太阳
把有些弯曲的背脊
拉直
——蓝月亮

当绿色的青苔缓慢爬上城墙
古老的渡口由喧嚣变得静默
在这里曾把故乡叠进行囊
从此无数次在梦里清晰又遥远
渡口 还有没有人依墙等待
风捎来归乡的音信
——蓝月亮

青草漫过河岸
弧度与涟漪在晨曦里缝合
两头水牛驮着晨光凝眸相顾
犄角弯成相同的问号
——幼犊站在弧线中央 聆听水的偈语
——桂 芳

高墙庭院端着褪色的威严
青砖在阳光里低语
陈年标语残露着红白分明的底色
有人用竹筐接住光芒
飞檐与暗影渐渐叠叠
漫过故事连篇的村口
——桂 芳

老木窗棂筛过三寸斜阳
每格窖藏三斤半蝉鸣
金灿灿的算术题 在斑驳中演示
秋风掀开空竹匾
漏下几缕秋桂的芳香
——桂 芳

牌坊刺破云表
皮里阳秋刻进流霞
舜帝的草鞋化作春泥
托起千载德雨
一脉青峰 半部春秋
依然表里山河
——晏 平

马头墙牵着儿歌飘向天边
村口一一记得远去的足音
稻浪望穿斜阳
把金黄的暗语写在风里
每声回响
都在叩问故乡默守的方向
——晏 平
来源:红网
作者:潘华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