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永州市中医医院的急诊科诊室里,一家三口接连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家长焦急地说:“医生,我们昨晚吃了外卖后,孩子先开始吐,接着我和爱人也开始拉肚子,这是食物中毒吗?”经过检查,他们并非食物中毒,而是感染了近期高发的诺如病毒。每年秋冬至次年春季,诺如病毒都会进入活跃期,它传染性极强,常在学校、家庭、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聚集性疫情,虽多数患者能自行康复,但剧烈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对老人、儿童等群体威胁更大。
一、感染诺如病毒,这些信号要警惕!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感染后快速出现典型症状,且成人与儿童表现略有差异:
• 儿童: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常呈喷射状,可能伴随低热、腹痛、精神萎靡。
• 成人:以腹泻为主,多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可能伴有恶心、腹痛、头痛。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症状一般持续1-3天,但病毒在康复后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2周左右,需警惕“无症状传染”。
二、科学应对感染,避免误区很重要!
诺如病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核心是对症护理、预防脱水,同时要避开错误处理方式:
1. 优先补水,拒绝“硬扛”
◦ 轻度症状:可饮用口服补液盐(ORS),按说明书冲调,少量多次喂服,避免脱水(这是最关键的护理措施)。
◦ 不建议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可乐、果汁)或运动饮料,可能加重腹泻;也不要仅靠白开水补水,无法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2. 谨慎用药,别盲目“消炎”
◦ 诺如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切勿自行服用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 除非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否则无需急于用退烧药;腹泻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避免自行用强效止泻药抑制排便,导致病毒滞留体内。
3. 居家隔离+正确消毒,阻断传播
◦ 感染后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避免去学校、单位、餐厅等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 处理呕吐物、排泄物时,需戴手套、口罩,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说明书稀释)彻底消毒清洁,清洁后及时洗手,避免“接触传播”。
◦ 特别注意:酒精(如75%医用酒精)对诺如病毒消毒无效,切勿依赖酒精进行环境或物品消毒。
三、预防是关键,这5点要记牢!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做好以下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勤洗手: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揉眼睛、摸口鼻(这是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手段)。
• 吃熟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海鲜(如牡蛎、扇贝)、肉类,水果要洗净,剩菜剩饭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 勤消毒:家庭中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避免使用酒精;若家人感染,其衣物、餐具需单独清洗消毒。
• 少聚集:诺如病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 早报告: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若出现多例呕吐、腹泻病例,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避免疫情扩散。
诺如病毒虽传染性强,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若感染后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尿量明显减少(脱水信号)、高热不退、老年人或婴幼儿症状加重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文/李冲
来源:红网
作者:李冲
编辑:周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