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央视“三连响”,“唱不过祁阳”再添璀璨光芒
2025-10-05 12:57:21 字号:

央视“三连响”,“唱不过祁阳”再添璀璨光芒

红网时刻新闻10月5日讯(通讯员 祁艺轩 礼军)金秋十月,捷报频传,“唱不过祁阳”再添璀璨光芒。10月1日,祁阳籍音乐人陈鹏杰作曲、李军等作词的《山河颂》,李建衡作曲创作的《爱你所爱》在央视一套国庆特别节目中深情唱响;10月3日,陈鹏杰与李军再度联手打造的《向远方》登陆央视一套《烽火战歌》节目。短短三日,三部作品相继亮相国家最高舞台,创造了祁阳文艺史上罕见的央视“三连响”。

精品力作集中绽放,艺术水准获国家级认可

此次亮相的三部作品各具特色,展现了祁阳文艺创作的多元面貌。《山河颂》以恢宏气势描绘新时代画卷,《爱你所爱》用温情旋律打动人心,《向远方》则以激昂曲调唱响无私奋进精神。这三部作品在创作理念、艺术表现和技术制作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其集中亮相不仅是创作者个人的荣誉,更是祁阳整体文艺实力的体现。据悉,这些作品在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多个权威音乐平台纷纷收录,进一步扩大了“祁阳创作”的影响力。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文艺祁军”梯队成型

支撑这场艺术盛宴的,是祁阳多年来构建的完善文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育滋养+活动历练+品牌引领”的创新模式,祁阳成功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文艺祁军”。

在顶层设计方面,祁阳将“唱不过祁阳”从历史美誉提升为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设立专项文艺资金,建设文创基地,形成强大的品牌凝聚力。在实践层面,通过“送戏下乡”“周末剧场”等普惠性活动夯实群众基础,借助“非遗进校园”“圆梦工程”“强基工程”等项目培育新生力量。

这套体系成效显著:既有邓东源这样的名家持续为家乡创作,《又唱浏阳河》《浯溪水亦香》等作品广为流传;也涌现出陈鹏杰、李建衡、郑铮铮等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屡获中宣部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团中央一等奖、优秀作曲人奖等殊荣;更培养了中国音乐学院博士伍珊妮、邓蕤,韩国世宗大学博士欧阳英姿等学术新秀;孕育了中国戏剧学院唐俊杰、唐期等优秀演员;锻造了付佳佳、彭丽嘉、李雨儿等实力唱将;以及唐思儀、郑超仁香飘全国祁剧“小梅花”,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

深植乡土情系桑梓,艺术创新成果丰硕

“文艺祁军”最可贵的是始终心系故土、反哺家乡。他们不仅创作了《大美祁阳》《浯溪姑娘》《筑梦新祁阳》等一大批歌唱家乡的精品力作,更在艺术创新上取得突破。李建衡以祁剧为灵感创作的《赤伶》成为流量破百亿的现象级作品,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祁剧《一担银元》荣获“田汉大奖”,填补了永州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这些成绩得益于祁阳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举办祁阳文化艺术节、推动祁剧、祁阳小调进校园等措施,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活力。同时,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祁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汲取创作灵感。

“祁阳模式”成效显著,文化品牌熠熠生辉

经过多年探索,祁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

该模式的成效通过一系列荣誉得到印证:祁阳荣获“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大忠桥镇获评“中华诗词之镇”,祁阳文联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先进”,文艺志愿服务队获评省委宣传部“先进集体”。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共同构筑起祁阳文化事业的辉煌大厦。

这个秋天,祁阳文艺在央视的璀璨绽放,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唱不过祁阳”的旋律必将更加动人,为新时代文艺繁荣贡献更多祁阳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祁艺轩 礼军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