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通讯员 唐超)“如何加强对民办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如何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如何结合本地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对学校营养食谱的制定提供具体指导?”
2025年10月24日,永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全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现场询问环节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会代表就“校园餐”的日常监管、食品安全、营养搭配、经费保障、食材溯源、价格监管等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询问。这场询问会不仅直面问题,更致力于构建长效机制,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选题 聚焦民生关切
校园餐的安全与营养,牵动万千家庭。2024年以来,全市开展了中小学食堂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有的地方、部门和学校思想认识不高,县市区工作推进不均衡,日常监管存在短板等问题。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刚性手段”,不仅是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的工具,更是推动制度完善、凝聚社会共识的机制。为更好利用人大监督手段推动办好“校园餐”,回应群众和社会对于校园餐安全的关切,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校园餐”专题询问,旨在深入了解全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确保校园餐的安全、营养和质量。
上下联动 提升协同效能
今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将校园食品安全情况列入调研计划,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会同省纪委监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校园食品安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情况作为专题询问议题,聚焦校园餐管理关键环节、政府职责履行、学校主体责任落实,通过专题调研、实地督查、问效整改等多重举措,以精准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助力构建全链条校园餐安全保障体系,用规范与温度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各县市区人大将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情况列入重点监督议题,道县、江华等县区同步开展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情况专题询问,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监督“校园餐”管理工作的合力。
边调边改 确保监督成效
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长达数月的深入调研,3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4个调研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强先、副主任陈丽萍分别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相关市直部门、学校、配送企业及县(市)区开展调研。调研组坚持“边调边改”的原则,发现问题立即转交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整改。8月13日,调研组赴零陵区邮亭圩镇郑家桥完小,专题督办校园餐与饮用水安全。截至11月,已转交4批次200余个问题,均已基本整改到位,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永州市“校园餐”管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暑假期间全市各地投入资金0.5亿元推进食堂硬件升级,新建、改扩建食堂55所,新增餐位1.7万个,完成490所学校食堂“三防”设施(防鼠、防蝇、防尘)配备或检修,全市中小学食堂配备率达100%。429所中小学食堂实现了“互联网+智慧食堂”,占比60.3%。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数据显示,中小学食堂实现菜品提质与费用下降,牛羊肉供应频次由每周1次增至3.7次。家长和学生对伙食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满意率分别为95.1%、98.9%、98.3%,整体满意度超90%的学校占比显著增加。
来源:红网
作者:唐超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