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甑源村村民代表赠锦旗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7日讯(通讯员 何珣 蒋志健 唐人杰)近日,新田县龙泉街道石甑源村村民代表将一面绣有“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至村委会,衷心感谢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街道驻村干部积极作为、倾力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一面锦旗,表达的不仅是感激,更承载着群众对基层工作的认可。今年以来,石甑源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及街道驻村干部等累计走访群众300余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
聚焦群众关切,变“忧心事”为“放心事”
把群众的事办好,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近年来,石甑源村因周边高速公路的修建,致使地下取水水源受到污染破坏,大量泥尘堵塞自来水管。村民反映家中水量不足、水质浑浊,日常饮水极为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村“两委”和驻村干部迅速行动,带着测绘工具,走遍钟家、蒋家、老马头冲、新马头冲、新屋场等5个自然村,细致勘察地形,精心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铺设主管1500米、分管2100米,为220户村民装上了智能水表。在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每家每户,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难题。“以前用水很不方便,如今什么时候打开水龙头都有干净水,实在是太好了。”村民钟大叔由衷地感慨。
聚焦环境整治,变“脏乱差”为“洁净美”
乡村人居环境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载体,直接影响着村民生活的幸福感。为切实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石甑源村从细微之处着手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针对全村8座公厕卫生状况不佳的问题,石甑源村组织开展了“地毯式”清洁行动。干部们不怕脏、不怕累,对公厕进行深度清洁,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让公厕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如此,还建立了“专人管护+定期巡查”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公厕长期保持干净整洁。面对村庄空心房影响安全与美观的问题,村“两委”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细致沟通协调,成功拆除10余座危旧房屋,拓宽了村庄道路200余米,改善了村庄整体形象,让乡村颜值大幅提升。

石甑源村安装污水处理设施。
聚焦群众福祉,变“民生账”为“幸福账单”
为解决群众反映的务工难题,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逐户走访村民,详细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和技能水平。结合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各部门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为20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灵活就业的机会,实现了就业增收与照顾家庭两不误。通过积极申报县外务工交通补贴198人、产业奖补55户,推动就业帮扶、产业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在兜底保障方面,为6户困难村民申请低保,为8户低保家庭提档升级,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状况。教育保障上,申报雨露计划26人次,义务教育补贴和幼儿园资助146人次,助力孩子们安心求学、追逐梦想。
下阶段,石甑源村将继续秉承以民生实践书写干群鱼水情的宗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每一份付出化作温暖民心的力量,让干群关系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厚。
来源:红网
作者:何珣 蒋志健 唐人杰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