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6日讯(通讯员 邓珂芸 叶若兰)公厕虽小,却关系着民生福祉。连日来,冷水滩区环卫和园林中心以“首位度·洁绿行”行动为抓手,聚焦城区公厕“洁净度、功能性、舒适度”的核心需求,通过“科技赋能、精细保洁+细节提质、精准维修+定期清粪”三项硬核举措深耕“厕所革命”,将公厕从基础的“如厕之所”升级为彰显城市文明的“暖心窗口”。

清桥路公厕智能多媒体净化除臭设备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
科技赋能,让公厕“无异味更智能”。中心以打造“飘香”公厕为目标,为城区19座公厕安装了智能多媒体净化除臭设备。这些小巧美观的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能实时感应环境变化,自动完成除臭、喷香、驱蚊三重作业,从源头上破解公厕异味难题。同时,设备可循环播放公益广告和文明宣传内容,让市民在使用过程中既能享受洁净环境,又能接收文明资讯,实现“实用功能+文化传播”的双重价值。

公厕保洁员擦拭洗手台。

公厕保洁员清理墙面非法小广告。
精细保洁+细节提质,让公厕“常洁净更暖心”。中心对城区100座公厕实行“一厕一策”保洁标准,不仅关注“洁净度”,更注重“文明度”与“安全感”。深度清洁无死角:保洁人员每日提前1小时到岗,严格遵循“先清后消、从上到下”的作业流程——使用高压水枪清除地面顽固污渍与便池积垢,用专用清洁剂擦拭洗手台、镜面、门把手,并对公厕内外30余个高频接触点进行全方位消毒;每周安排专人对角落、通风口等易积尘区域进行深度清洁,同步推行“即时保洁”机制,确保“地面无积水、便池无异味、设施无污渍”。环境整治无瑕疵:针对公厕内外的“牛皮癣”广告,保洁人员每日作业时同步排查清除,用铲刀、除胶剂彻底清理墙面、门板上的非法小广告,让公厕外观保持整洁清爽,杜绝“视觉污染”。服务规范有温度:要求所有保洁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使用“您好”“请慢走”等文明用语,保持微笑服务,主动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指引,让公厕服务既有“洁净力度”,又有“人文温度”。

公厕调配吸粪车清理城区公厕化粪池。
精准维修+定期清粪,让公厕“功能全更畅通”。针对部分公厕存在的冲水阀失灵、照明故障、洗手盆漏水等问题,中心组建专业设备维修专班,开展“拉网式”排查检修。自“首位度·洁绿行”行动开展以来,累计现场更换损坏冲水部件30个、修复照明线路40处、更换破损水龙头95个;对老化严重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加装防滑扶手10组、修补破损地砖165块,重点排查残障间设施,确保所有残障间均安装并启用呼叫按钮警报器,定期测试设备灵敏度,保障残障人士在使用时能及时求助,筑牢特殊群体的“安全防线”。此外,中心调配2辆吸粪车,定期对城区公厕化粪池开展集中清粪养护:作业前设置警示标识引导市民绕行,作业中采用“抽吸+疏通”相结合的方式彻底清理粪污(平均每座公厕清粪量达8立方米),作业后及时冲洗消毒并喷洒除臭剂,有效防止粪污淤积、管道堵塞,保障公厕排污系统畅通。
截至目前,中心已基本高质量完成对城区重点公厕的清洁、维修与清粪任务。下一步,冷水滩区环卫和园林中心将继续落实“科技赋能、精细保洁+细节提质、精准维修+定期清粪”长效管护机制,持续优化公厕服务品质,精雕细琢打磨民生细节,让市民的“如厕之事”更舒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提升“滩”城首位度。
来源:红网
作者:邓珂芸 叶若兰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