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技能培训铺设农民创业致富路——市职业教育发展系列报道

  永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依托农学专业和人才优势,把帮助农民创业和脱贫致富,培养大量农村实用性技术型人才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来抓。

  李林军是蓝山县人,2010年在该县毛俊镇承包了100亩水田种植葡萄。由于缺乏葡萄种植的技术,再加上发展思路不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培育出来的葡萄产量低、口感不好,销售不出,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了本。后来,他来到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学校的农业创业培训,回去后充分利用所学的葡萄种植技术,改良葡萄品种,创新经营管理,成立了兴林葡萄种植合作社。目前年产值超过200万元,年纯收入80万元,成为了全市创业明星。 “是职院的农业技术培训让我在农村创业中走向了成功。”李林军说。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国春向记者介绍,学校紧紧围绕永州实际,确立了“立足永州、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为永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人才。学院通过请进来,办没有围墙的学院;走出去,办田间地头的学院;扶上马,送一程,扶培结合的方式将技术和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服务“三农”的工作中去。

  胡德厚是宁远县天堂镇的一位农民,打算通过办养殖场致富,却苦于不懂养殖技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科技特派员,现场帮助他解决了选址、设计栏舍、选育良种等一系列问题,并多次给他送上“科技套餐”,胡德厚则多次来学院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目前,他的养殖场每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家禽1500多羽、鱼1万多公斤,年利润达20余万元。谈起自己创业的成功,胡德厚感慨道:“自己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是永州职院科技下乡,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

  李国春说,学院对参加培训的农民,都建立了登记卡,并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成功创业致富,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种养大户培训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等76期,共培训3万余人次。指导东安井头墟、道县祥林铺建起了千亩葡萄基地和万亩脐橙基地,帮助农户每亩增收2000多元。组织师生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咨询、专题讲座30余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0多项,发放科技资料50余万份。培育和指导各类养殖、种植大户360余家,建起了35个千头以上集约化猪场,发展养猪专业户200多个,帮助许多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此外,潇湘技师学院和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每年为我市开展农民工培训、移民培训等各种高技能人才培训近2000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祁阳县职业中专近三年来,开展各类培训1.7万余人次,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830余人,帮助4565名农村劳动力和水库移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使6330余户农村贫困家庭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同时,学校还为参加农业种、养殖培训的农民工创业争取无息贷款,近6年来,共为963名农民工创业争取到无息贷款4815万元。

  近年来,永州市的各职业院校,立足于永州实际,将办学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农民创新创业,培育了大批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永州日报记者 蔡再明)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蔡再明

编辑:周文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