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职业教育走进“春天里”——永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系列报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教育要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创新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将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实事来抓,使我市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政策扶持助推职校发展

  “这些机床都是我们用省里的专项扶持资金购进的,有了这些设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5月29日,潇湘技师学院副院长何增明指着崭新的教具设备对记者说。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职业院校,机床教具和实训车间对潇湘技师学院的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学院项目建设卓有成效。2013年我市为学院争取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项目,获得项目资金500万,用于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2015年,又为学院争取到国家发改委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新校区教学楼建设。

  祁阳县职业中专校长钟端阳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学校先后新建了2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1栋现代化的学生食堂、1条标准化的塑胶田径场,新建学生实习实训车间87间,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总资产达4700万元。“县里将每年城市教育费附加30%全部用于职业教育,近5年县财政共投入1.36亿元,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机遇,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和实训条件,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师资水平。“十二五”以来,市本级财政共投入职业教育经费12876万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其中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永州工商职中、永州工贸学校、祁阳职业中专创建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同时,还重点建设5个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15个精品特色专业、 5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各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此外,我市还以建设“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85人、省级培训362人。鼓励学校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全市各中职学校共聘请各类兼职教师400余人。目前,全市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共1775人,“双师型”教师613人,占专业课老师的43%。

  技能优势成金字招牌

  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得益于学校高密度的课程、强大的师资以及实打实的专业技能操作。

  市工商职业中专校长黄建军向记者介绍,从技能培养的角度来看,全国技能大赛是一个标杆,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象征。近三年来,学校在湖南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 4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21个,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学生有了一技之长,企业都会抢着要,目前学校就业率100%,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就达到2800元。” 黄建军高兴地说。

  “围绕师范特色,提高学生技能是学校重要的办学特色。” 祁阳师范学校副校长贺红山表示,学校把写字教学和语言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注重培养学生的师范专业技能。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具有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能弹会奏等扎实的专业技能, 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了,就业率达到100%,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职业风采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共有60余名学生参加省里竞赛获一、二等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十二五”以来,全市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7.6万毕业生,高职教育输送了1.9万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年均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为全市大中小企业输送大批合格技能型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永州日报记者 蔡再明)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蔡再明

编辑:周文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