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水河畔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对潇水河畔的零陵人来说,也来自己传统的过节习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洗端午澡、喝雄黄酒等。

  赛龙舟。零陵人端午节少不了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大人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农历五月初五,潇水河流的香零山、朝阳岩、愚溪桥一带都有划龙舟比赛的习惯。

  吃粽子。相传,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惯。端午吃粽子也成了零陵人的又一传统习惯。据老人介绍,零陵人制作粽子品种多样,有长方形的大粽子,也有小羊角形的小粽子,在米中掺杂板栗、红枣、绿豆、胡桃等食物。

  悬挂艾叶、菖蒲。民间传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悬挂艾叶、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如今农民熟悉艾叶、菖蒲等草药的人,在节日前几天就上山、下田洞采集,城内的商家借机贩卖。不论农村住户,或城市市民家家都洒扫庭院,购买艾叶、菖蒲悬挂在门前,或插入门眉,以避邪驱病之意。

  洗端午澡。零陵人端午节用艾草洗澡的习惯,古人曰浴兰节。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民,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荆楚岁时记》,“五月初五,谓之浴兰节。”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零陵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山药煮成药水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以治皮肤病,去邪气,此俗传承至今尚在。

  喝雄黄酒。零陵人在端午节有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的习惯。《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象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芬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如今每逢端午节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砂、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将此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或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罗先忠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5/06/18/223912.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