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南英在给客人做发型的空闲里,与客人拉家常聊天。彭沛 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修高档、名目繁多的发廊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美发器具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城区的街头巷尾,仍然活跃着一些传统理发师,他们在近乎简陋的门面里,用最传统的理发“老手艺”为顾客服务,赢得了浓浓街坊情。
在零陵老城区文星街55号,住着一位叫刘南英的老理发师。
“刘师傅,帮我剪个头发!”“好嘞,你稍等。”8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刘南英的理发店里,顾客一进门就会直呼“刘师傅”,因为都是街坊老顾客了。
刘南英今年65岁,1965年开始做理发店的学徒,今年是她从事理发职业的第50个年头了。1998年,她从原零陵地区大众理发总店退休,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在文星街的家里面开了一间理发店,这样一做就是16年。
虽然刘南英已经65岁了,可她的手法依然相当干练。只见她将一张暗红色的“斗篷”迅速展开,披在客人身上,把座位高度调好,然后从柜子中取出一把电动理发器,再拿出一把梳子,按住需要剪的部位,将突出梳子的头发用理发器轻轻一滑,一撮头发就缓缓落下,接着,又拿出一把银色的剪刀,把一些细小的地方修掉。不一会儿,一个干净利落的小平头就出现了。
去潮流发廊“偷艺”
记者注意到,与中心城区那些高档发廊相比,刘南英的理发店装修显得十分简陋:两张旧座椅、两面墙镜、一台吊扇、一个洗浴盆外加一些理发工具就是理发店的全部。偏僻的门店、近乎简陋的装修,很难把它与生意红火联系在一起,但是记者在店里等候的2个小时内,前前后后就有5个客人过来理发。
刘南英告诉记者,他们那时的徒弟学艺不像现在,几个月便能出师。上世纪60年代时的学徒需要经过3年的历练才能独立理发,正是那时的严肃、淳朴和认真劲让刘南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剪、推、剃、刮,那些老式剪刀、手推子、剃刀,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老古董”,在她的手里个个都很“听话”。
“我们以前学的是老手艺,现在时代变了,发型也越来
越潮流,我呢,有时就到一些年轻人的店子看着他们剪,因为基础扎实,什么新式发型一看我就会。”刘南英一边理发一边跟记者聊天。
理发聊天两不误
让记者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刘师傅在为每位顾客理发的时候,都是有说有笑,不像主顾更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我就是喜欢干这一行,所以坚持了这么多年,不给人理发我浑身就不舒服,而且上了年纪的老街坊都喜欢到我这里来,有的街坊搬家了,还特意从别的地方坐车过来。”刘南英满足地说。虽然已经退休,每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两个女儿也已经成家,还添了几个小外孙,本可以在家含饴弄孙,过过清闲的日子,但是她却一直割舍不下理发这一行当。
69岁的老街坊周大爷是刘南英的忠实粉丝,他坦言,进去装修高档的发廊会觉得不自在,橱窗上贴的全是五颜六色的发型张贴画,让他觉得那不是他该进去的地方。此外,高档发廊剪一次头发需要二三十块钱,这让一贯节俭的他不能接受。
几十年来,刘师傅收费一直很便宜,最开始是3毛,后来涨到5毛,然后是1块,1992年涨到2块, 2012年涨到5块,直到现在也只收7块。
“人上了年纪就很怀旧,现在有人的时候我就剪头发,没人来的时候,就跟老邻居聊聊天,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刘南英说,手艺人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做好手艺活,脚踏实地去走每一步。几十年来,刘南英用手上最简单的理发工具,赢得了街坊邻居的喜爱,延续着老一辈理发匠人的手艺,延续着理发的文化,延续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彭沛
编辑: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