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方提醒:网络好友别轻信 多方核实才放心

  相信大家都添加过自己的家人为微信或者QQ好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让亲人间的关心再无距离,也能让浓浓的亲情在网络中得到传递。但网络的虚拟互联性既让我们的联络变得更便利,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了新“商机”。

  2015年8月的一天,蒋某正在上网浏览新闻,忽然QQ消息提示有条好友验证。蒋某打开一看,是一个头像和昵称和自己一个堂哥一模一样的QQ号发来的好友请求。没多想,蒋某通过了“堂哥”的验证。之后,“堂哥”通过QQ信息称自己老板孙总因为母亲重病需要手术,但是孙总的钱由于投资放在国外,一下子转不回国内,现在又急需要用钱。“堂哥”希望蒋某先帮忙垫资转账给孙总,等孙总的钱转回国内了再还款给蒋某。蒋某知晓事情始末之后,并未多疑,先后往“堂哥”提供的账号里面转账17000元、35000元。在完成转账操作之后,蒋某发现自家亲戚建的QQ群里面正在聊天,聊天的内容是说现在有人冒充蒋某的堂哥进行诈骗。此时,蒋某急忙去找“堂哥”的QQ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删除好友了。心存疑虑的蒋某随后拨通了真正堂哥的电话,堂哥说自己从没有在QQ上向蒋某借钱。此时,蒋某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骗了。

  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为我们联络亲友间的感情提供了新的方式。但是,网络的虚拟特性,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之前,违法犯罪分子通过盗取他人社交软件账号,再对账号内的好友进行诈骗。但随着社交软件安全性的提高,盗取他人账号变得不那么容易。同时,大家在自己账号被盗取之后,也会利用其他社交软件或者渠道告知身边的亲友,相关人员警惕性提高之后,犯罪嫌疑人的成功率就降低了,所以,盗取他人账号的作案方式逐渐被淘汰。

  所以,违法犯罪分子想到了一个更为便利的方法——通过QQ空间和朋友圈等公共平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昵称、头像等,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复制到另一个账号,完成一个社交软件账号的复制。在完成复制之后,诈骗分子可以通过QQ空间等公共博客平台上的评论或者点赞,知晓被复制的QQ用户的其他社会联系人的QQ号,再进行好友添加。完成复制的账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警惕性,也为后续的诈骗提供了便利。如果不细致核实,很容易就掉进他人精心编织的圈套之中。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利用社交软件用户复制来进行诈骗的方式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违法犯罪分子也是有他们的局限性和弱点的。

  首先,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及个人信息,可以将QQ空间和朋友圈设置为仅好友可见,通过减少自己在社交软件上虚拟空间的访问率,剔除不必要的访客,可以避免自己在网络平台上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通讯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过度依赖网络平台的即时通讯,在碰到上述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及时通过语音通话或者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能够面谈的尽量面谈,完成一个线上信息到线下核实的过程,确保自身财产安全。因为诈骗分子与受害者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一根网线连接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完全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很多时候,一个核实信息的电话就能够保全自己的财产安全。

  最后,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积极了解相关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方式方法。同时,网络平台上的联系人一旦提出和钱财相关的要求,一定要通过其他通讯方式进行核实。

  患难时亲友之情如雪中之碳,但虚拟中网友之求似障目之叶,还须明辨虚实。

来源:红网永州站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5/09/05/221587.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