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华县大林江村村民李太球:长忆红军过村庄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唐建国

  4月4日清明,江华瑶族自治县界牌乡大林江村94岁的李太球来到村头潇水江边,唱起红九军团240多名战士长征离开村庄后,村民编的山歌:“红军进瑶寨,土豪宰猪分;伐木为红军,助力过大江;革命一把火,村里红了天!”

  李太球的儿子李继昌介绍:“这几年每到清明,父亲都来到江边思念红军。”李太球说:“这辈子亲眼看到红军,感到无比幸福。”

  看到红军战士,不敢说话

  “1934年11月20日下午,我跟父亲干完活回村,突然看到穿灰色军装、戴红五星帽子的军人。他们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和父亲低着头,不敢说话。”李太球激动地回忆。

  回到里屋,李太球发现床头柜子上有一个用稻草盖着的东西。“父亲站在一旁,用木棍挑起稻草,露出半边猪头。但一家人不敢吃。”

  全家人把猪头搬往堂屋的桌子,猪嘴、耳朵里“哗哗”掉下铜钱,有两吊多。李太球回到床上一看,枕头上有两块大洋。李太球到屋外找柴、酸菜和红薯做饭时,发现柴堆上、酸菜坛子边和放红薯的地方都有铜钱。大家这才明白,是红军战士买了柴、红薯等后留下的。

  李太球父母这才放心,抬着猪头到爷爷的老屋里,全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李太球说,红军还查获土豪李运志囤积的粮食、钱物,分发给贫困村民。发布了《关于瑶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当晚,红军战士在村旁树林露宿。

  村民帮助红军渡潇水

  “得知红军战士第二天一早就要渡江行军,村民们都行动起来。 ”李太球说。

  潇水江面宽200多米,上面没有桥。于是,几名水性好的村民自告奋勇泅水过江,在对面打桩,系上粗绳。

  当晚,村民们来到李太球家的老屋堂,大家分工协作制作木板船。村民们有的砍树、劈木板,有的刨木打磨。还有村民把家里的木床抬过来做船架。连夜制作了20多艘小木船。做好后,把船抬到江边。

  第二天一大早,30多名村民划着桨,拉着江上的绳索,把红军战士和武器辎重送过湍急的潇水。临走前,村民们自发来到江边送红军,目睹红军走远,不少村民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年仅12岁的李太球站在人群里,脑海深处留下最珍贵的一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跃兵 唐建国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