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煎中药 怎么搅拌才更有效

  煎药过程中,为了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煎煮出来,常需要搅拌。

  一般来说,搅拌应在两个时间段进行:一是在煎煮前能够浸泡药材(一般煎煮前浸泡半个小时),“搅拌”则是在浸泡15分钟时翻动药材,以便药材浸泡完全,有效成分煎出率高;二是在煎煮时为防止药液溢出而少次“搅拌”。

  搅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避免采用铁、铝、塑料器具等搅拌,以免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等现象,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2.翻动时应到达锅底,仅在药物的浅层搅拌是达不到效果的,搅拌后应立即盖上盖子。

  但在煎药过程中是否要搅拌,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些药材煎煮时是不宜搅拌的,如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等一些方药,它们主要是一些含有挥发油的芳香性药材如薄荷、藿香、紫苏叶等,一般不宜久煎,宜武火急煎,如果频繁“揭盖搅拌”,其有效成分挥发油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又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补益类药物,需要用文火久熬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也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但对于质轻体积大且用量大的药材,类似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淫羊藿等及一些不易溶解的药材,在煎煮时可适当搅拌,防止药液溢出,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

  除了搅拌会影响中药煎煮质量外,煎药的器具、火候及时间也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煎药应选用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不易破损的器皿,家庭煎药一般选砂锅、瓦罐。

  煎药火候依据药物性质而定,一般是未沸之前用武火,沸后改为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缓慢蒸发,有利于成分溶出,避免药液溢出。煎药时间多根据治疗作用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多为头煎为沸后20~25分钟,二煎为沸后15~20分钟,但解表药为沸后10~15分钟、滋补调理药为沸后30~35分钟。某些时候,还应考虑药物的质地调整煎煮的时间,因此煎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钰茜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