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把握“钱、人、业、联” 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江华2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帮扶全县1.72万兜底特困人口。图为江华大路铺五洞生猪生态养殖基地。

图为江永勾蓝瑶寨休闲观光农业园。

2015年6月,全省首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落户江永县。项目采用“股份制合作帮扶”,将企业与贫困户“捆绑”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使“贫困户”变“股民”。

  红网永州11月1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董自力)今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永州召开,产业扶贫已成为永州通向全国的一张响亮“名片”。

  近年来,永州市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思路,重点把握“钱、人、业、联”四个关键,全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银行“贷”、平台“筹” 放大资金使用效益

  “2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建成后,兜底贫困人口不承担还贷和付息,2016年至2018年,每人每年可享受固定分红300元,2019年至2035年,每人每年享受固定分红1080元,稳定受益长达20年”。11月6日,湖南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第八巡视组原组长郭树人一行到永州江华调研,江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龙飞凤介绍有关情况。

  江华县通过创新金融扶持模式,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兜底扶贫相融合,采取分贷统用统还固定受益模式,为1.72万个没有劳动能力、银行不能授信的兜底贫困对象争取到每人1万元的小额信贷,并投入到神州瑶都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委托该公司与温氏公司合作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项目,实现了贫困人口在整个过程中“零负担、纯收益”。

  “小”信贷撬动形成精准产业扶贫“大”投入。2015年启动实施扶贫小额信贷以来,永州市共19.7万贫困户参与评级授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7.33亿元,其中今年共发放15.73亿元,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的271.2%,排全省第一。

  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除了依靠银行“贷”以外,永州还借助多种平台“筹”。

  借鉴“城建投”模式,永州在各县区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流转农村土地,盘活林地、耕地、水面、古民居建筑等农村资源,整合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财政专项资金政策性贷款、专项建设基金、民营企业投资。

  永州市新田县由财政直接注资5000万元,将国有农场、林场、水库、乡镇市场等政府资产化转到县农建投公司,以此为资本,共筹集资金16.76亿元,集中用于全县125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光伏扶贫项目以及8.4万贫困人口与温氏集团合作发展生态养猪产业扶贫项目。

  瞄准对象 穷人与能人互利共赢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到人。

  首先是瞄准穷人。永州市严格落实“两个70%",即70%的扶贫资金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其中70%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改普惠政策为差异化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倾斜,确保资金紧跟扶贫对象、聚集产业开发。

  对全市23万有劳动力能力、产业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组织他们跟着能人干;对全市20万缺劳力、缺技术、缺条件等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人口,以资金委托、资产入股的方式,让能人帮着他们干。

  其次是选准能人。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扶贫经济组织,由政府、金融机构、贫困群众对其诚信度、社会责任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比较,在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领域中,重点与温氏集团、京东集团、天之龙蔬菜合作社、好放心米业等70余家扶贫经济组织进行合作,开创能人与穷人互利共赢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宁远县好放心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永州市粮食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设22140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有效帮扶了宁远县湾井镇、冷水镇、水市镇等10个乡镇60个村1060户373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突出特色 选准、选好产业项目

  江永县兰溪乡勾蓝瑶村挖掘独特的勾蓝瑶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仅去年一年,全村人均增收1350元,全村70户280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19%,昔日贫困村蜕变为旅游村。

  选准、选好产业项目,是产业精准扶贫成败的关键。永州市根据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突出特色,打造了贫困村独特的产业“名片”。

  此外,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长远原则。永州市根据贫困户受益时效和可持续性,摒弃—次性受益、多年以后受益的产业项目,把见效快、贫困户受益时间长、受益大的项目,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优先选项。

  建立“132”帮扶模式 系牢利益联结纽带

  在江永夏橙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片喜人的景象。上千亩树苗整齐有序分布,长势很好,远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标语格外醒目。一个集效益、生态、园林、休闲、观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以开发式扶贫替代救济式扶贫,项目采用“股份制合作帮扶”,将企业与贫困户“捆绑”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使“贫困户”变“股民”。项目到盛果期后可帮扶江永建档立卡的1034人残疾人及4979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脱贫。

  近年来,永州通过建立“一个机制”、推行“三个模式”、筑牢“双保险”的“132”精准帮扶模式,系牢贫困人口与扶贫经济组织济组织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

  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贫困人口与扶贫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每个产业项目,均由政府、银行、贫困户、企业签订“四方协议”,以契约形式明确利益分配、监管责任、还款义务等。同时按贷款额度的十分之一筹集风险补偿金,重点化解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重大疾病造成的贷款损失,全市已筹集风险补偿金1.38亿元。

  推行“三种模式”,即推行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三种帮扶模式。对有能力有条件、敢闯敢干的贫困户,通过直接帮扶,由扶贫经济组织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扶,通过贫困户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对能力不足、怕担风险的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的模式,把土地、产业发展资金委托给经济组织,以契约形式固定收益、不担风险;对有能力、有条件、不会干、干不好的贫困户,通过股份合作与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按股分红。

  筑牢“双保险”,即试行“脱贫保”、开展“财银保”。试行“脱贫保”,对参与产业扶贫项目贫困人口,实施特色农业保险、人身意外险、生活困难救助险等6大商业险种,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在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开展 “财银保”,由参与精准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向保险公司投保,银行以保单为担保,每帮扶1户贫困户按5―10万元给予“财银保”贷款支持。

来源:红 网

作者:董自力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