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整改落实 开拓崭新局面
——访双牌县委书记苏小康
“只有找出、看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才能确保基层党建责任切实落实到位。”10月22日,双牌县委书记苏小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双牌县通过打基础、抓关键、创特色,狠抓整改落实,注重固本强基,不断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开拓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崭新局面。
“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苏小康认为,全县上下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对于目前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实际,重在坚持问题导向,自查自纠,全面梳理,强化整改抓落实。一是突出基层保障投入。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并村后经费保障总额只增不减的要求,今年全县财政增拨资金170余万元,确保村级办公经费每村不少于3万元、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村不少于1万元、第一书记每人每年工作经费1万元。县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专项财政奖补资金70万元,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追加200万元,专项用于全县各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建设。二是突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今年从全县事业单位中选拔了4名年轻优秀的人才作为农村专职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试点,解决投入时间精力不够和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大集中轮训力度,今年全县共举办了6批次培训班,培训人员覆盖所有村(社)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县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共2000余人;提高基本报酬标准,目前,全县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标准为1121元/月,村主任的工资标准为 1009元/月,其他村干部的工资标准为785元/月,较去年每人每月提高了150元左右。三是突出党员队伍管理。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对党员积分每月一汇总,每季一公示,年终一总评,实行党员日常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今年来,全县108个机关单位3100余名在职党员持卡到社区报到,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帮助群众排忧解难3000余起。
苏小康说,强化问题导向抓基层党建,重点在于提升整改落实质量。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全县党建工作进行大排查、大梳理,重点对2015年省市调查核实反馈的问题、2016年市县督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落实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台账化管理,明确一个问题一名领导牵头,一套整改班子,一个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确保整改一项、销号一项。二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整改抓落实,层层传递责任。今年来,全县已对工作走过场、成效不明显的,下发了督查通报共5期;对推而不动、落实不力的,由县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约谈问责。在全县构建“县委书记带头抓、县级领导挂点抓、组织部门全力抓、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专职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直接抓、组织干事具体抓”的责任体系。三是要加强督促指导。今年来,全县组建专门的6个督导组,不定期开展巡回督查60余次,对行动缓慢的,下发整改通知的单位共5个,并及时跟踪落实;对标准走样的4个单位,实行严格把关、“回炉补火”,确保问题一个一个整改到位、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
双牌县系典型的省级贫困山区县,发展任务繁重,苏小康对于抓党建促脱贫的体会颇深。他说,要实现党建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深度融合,党组织与社会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不但要与人民群众积极对接,在政策上也要加快转型和创新,只有注重融合,才能确保整改落实成效。要大力推行“党建+工程”,提升党建促发展水平,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各项工作业绩检验党建成效。一是推行“党建+作风建设”。健全干部作风常态化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加强“五小”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有效遏制干部“走读风”;开展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抓紧调整选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选好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加强贫困村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关键作用,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三是推行“党建+社会治理”。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密切结合,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让党的组织覆盖到每个网格、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个网格,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互促共赢。(永州日报记者 樊欣)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樊欣
编辑: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