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就医时,医疗辐射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壮杰

  指导专家 黄东海 长沙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传染病防治监督科副科长、公卫医师

  核心提示

  每逢年底,许多单位及个人习惯进行常规体检,其中免不了拍个片、照个B超等。电脑有辐射、手机有辐射大家都知道,然而,去医院检查拍个片都有辐射吗?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射线诊断和治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疗。放射诊疗技术有快、准、无创等优点,能对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是如果过度使用,或者防护措施不当,就会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

  哪些医疗检查有辐射?其危害性和原因是什么?来听听长沙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专家的讲解。

  放射常识术语性太强,你了解多少?

  1895年,伦琴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元素“辐射”现象;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三位科学家因以上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上述成果也获得了“十九世纪三大发现”的殊荣。

  其中射线的种类有四种:一是粒子辐射,主要有ɑ、β等射线;二是电磁辐射,主要有Υ、Χ等射线;三是发射的正电子、质子等粒子;四是大气层中宇宙射线,主要有中子、π介子、μ介子等。医学上常常利用射线的穿透性、电离性、感光性等特性,为患者诊断、治疗疾病等。

  黄东海介绍,放射诊疗技术,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分为四类管理,由难至易分别为:放射治疗技术、核医学技术、介入放射技术、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

  1.放射治疗技术。是使用射线装置或放射源产生的X、Υ等射线,照射病变部位,利用射线的生物学作用,最大限度地杀伤病变组织或器官,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技术。适用范围: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的肿瘤,特别是对放射高度敏感的淋巴类肿瘤、精原细胞瘤等。

  2.核医学技术。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如碘131)及其制品,为患者实施病变部位内照射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一种技术。适用范围: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甲状腺肿瘤。

  3.介入放射学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射线机)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的一种技术。适用范围:人体肝脏、肾脏、肺脏部位肿瘤的血管内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以及各部位血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4.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性,为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实施摄影的一种技术。常见的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有:CT机、单/双球管X射线摄影机等,适用范围: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常见的医疗检查,会带来多少辐射剂量?

  按照射线辐射源的来源,可将射线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即辐射源在人体外形成对人体的照射;内照射反之。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等技术实施时,如果存在放射源泄露、射线装置机械故障、照射剂量控制失常、防护措施不力、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善等原因,可造成医务人员、患者、陪检者、其他公众等,在短期内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或者长时间小剂量的射线照射,可导致受照射人员出现急、亚急性或慢性放射损伤。

  当然,医疗辐射对于人体安全风险是极低的。那么,一次医疗检查会带来多少辐射剂量呢?可了解一下几种医疗检查的辐射情况:

  1.超声科的检查:(B超)多用于孕期产检,查看胎儿状况。这一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的,患者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核磁共振成像(MRI)不使用X射线,也没有辐射问题。

  2.放射科的检查:X线检查有辐射,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肺、心影、肋骨等,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内较大肿块、主动脉结钙化等。

  CT检查,有辐射,如遇到外伤,怀疑伤到骨头,优先选择X光摄影。若要进一步观察,就要选择CT了,甚至磁共振成像观察隐匿损伤或软组织损伤。CT检查的辐射量比普通X线摄片,可能要高出几十甚至数百倍,尤其是心脏CT的辐射量相对较高,但目前都在安全范围内。

  核磁共振检查(MRI),无辐射,椎间盘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观察椎间盘与周围相应的神经等组织,以及关节、肌肉、脂肪组织的检查。

  3.核医学科的检查:SPECT显像,有辐射,该检查能较高特异性地显示脏器或病变的血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特异性诊断。

  PET-CT,有辐射,PET-CT是最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的一体化完美融合,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核医学科检查中,因诊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发射γ射线,从而具有辐射性。PET-CT还需要用到CT,因此会叠加CT相关的辐射。

  黄东海提醒:孕妇、婴幼儿、儿童应慎重选择放射性检查,怀孕或可能怀孕的育龄妇女,检查前应事先主动告知医生。放射机房工作灯亮的时候,请勿进入机房。进行放射检查时,应对检查部位的邻近敏感器官进行恰当的屏蔽防护,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就医时,患者如何选择放射诊疗技术?

  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

  核磁共振检查看不清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一般是最先选择X光片。如果要进一步观察,可选择CT。超声、核磁,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效果不及X光片与CT。

  2.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想更细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3.胸部:大致了解看X光片,细致分析选CT

  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

  4.腹部盆腔:选B超

  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查胆囊等腹腔器官。同时,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检查下,准确率不亚于CT、核磁。但是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

  5.心脏:非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

  如果是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较为充分,又简单易行。

  黄东海表示,用CT检查冠状动脉,若未发现狭窄,即可排除冠心病,冠脉CT检查辐射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核磁虽无电磁辐射,但对冠状动脉的观察不及CT。心脏核磁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脏核磁能准确显示心脏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

  常规放射诊疗 对身体有危害吗?

  首先,日常生活中,人们即使不从事放射诊疗技术活动,或者接受放射诊疗活动,也无法避免放射性射线的辐射,原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环境周围就存在本底照射。本底照射的射线来源有宇宙射线、大地中存在的射线、人体内氢、碳元素的同位素产生的射线。

  其次,医疗机构为患者实施放射诊疗活动时,遵循了“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的防护三原则,力求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危害。

  第三,医疗机构为患者实施放射诊疗活动时,采取了“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三项防护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减少射线的危害。因此,常规放射照射是安全的,老百姓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做好放射危害的防护呢?

  放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对于医疗机构而言:

  一是医疗机构在新、改、扩放射建设项目时,应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性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落实放射防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

  二是放射诊疗场所、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向有管理权限的卫生行政部门申领“放射诊疗许可证”,方可开展放射诊疗活动。

  三是医生要为患者考虑,选择危害较小的放射技术,同时履行放射危害告知义务,确保患者、陪检者的知情权。

  四是坚持防护最优化原则,为进行就医诊疗的患者提供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防护要求》规定的防护用品,确保患者邻近照射区域的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是性腺、眼晶状体、甲状腺等敏感器官。

  对于患者及公众,在健康体检或医疗检查活动中,不要盲目追求放射性检查项目,这样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射线照射危害。同时,应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接受放射诊疗技术活动时,应主动要求医务人员提供铅衣、铅围脖等防护用品,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要在放射诊疗场所逗留,特别是育龄期妇女,应告知医务人员孕情或近期是否准备受孕,如无特殊需要,尽量避免接受放射检查活动。如果患者和公众发现医疗机构存在放射违法行为,可及时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反映,以维护自身健康权益。(以上均由杨蔚然、李壮杰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编辑:张钰茜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