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煦︱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9期)
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 (下称“《方案》”)。
《方案》明确,要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尽快实现从以“管人、管事、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正在从决策层的意志和监管层的共识,变为实操层面的图景。
国资委回应国企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方案》的发布将是国资委职能转变中的重要一步。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方案》提出的国资监管的四项内容都与管资本有关,意味着经营权将更多地下放到企业,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逐步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此外,《方案》还强调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督,把强化出资人监管同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结合起来,把精简监管事项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要改进监管方式手段,更多采用市场化、法治化、信息化监管方式。
当日的中央深改组会议还通过了另一项与国企有关的重磅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决定将境外投资纳入审计监督,而且要求“国企国资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不能留死角”,凸显了最高层防范国资流失的决心。
多位受访人士对此表示,明年国企监督工作将会深化,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监督审计国有资产尤其是境外资产将是重点,并且审计国有资产有了方向性的指引。
就在《方案》通过后的第四天,12月9日国资委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国企国资改革情况,对高层关注、公众关心的有关国改话题进行了“回应”。
针对这一轮国企改革一直饱受“雷声大雨点小”的诟病,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当前,国企改革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十项改革试点’全面铺开,重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改组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创新发展、国资委转职能严监督以及加强中央企业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资委在去年完成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的基础上,今年已推动港中旅与国旅、中粮与中纺、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中储粮与中储棉这5对10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组,目前央企总数已缩减至102户。张喜武表示,明年央企数量将进入两位数时代。
国改操盘者的自我改革,
调整机构职能,优化监管流程
国资委作为国改操盘者的自身改革,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事实上自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以来,如何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由管经营向管资本转变,国资委的自身改革一直在进行。
11月29日,新组建的国资委监督二局、监督三局正式运行,主要负责分类处置和督办监督工作中发现移交的问题,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提出有关责任追究的意见建议。国资委监督二局、监督三局按照行业划分联系中央企业,其中:监督二局负责联系52家央企,涉及能源、机械、交通、投资等10个行业;监督三局负责联系50家央企,涉及冶金、军工、建筑、商贸、地产等11个行业。
新成立的监督二局、监督三局,将和监督一局(原监事会工作局)一道,与监事会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新型监督体系,被视作改革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的重要举措。
以上只是国资委内部以“管资本”方向改革机构职能的缩影,《中国经济周刊》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今年以来多个国资委职能部门已发生变化:原来的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企业分配局这两个“实权部门”变为财务监管局、考核分配局;原来的收益管理局变为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取消原来的群工局和企业改组局,企业改组局部分职能并入企业改革局;原来的外事局变为国际合作局;原来的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取消,成立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而在更早之前,国资委纪委已取消,改为中纪委派驻国资委纪检组。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谈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时说,“整合考核分配职能,突出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发挥考核分配对中央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同时整合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经济运行监测、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等职能,进一步优化监管流程,提高监管效率。”
央企“管资本”试点:
改出新的体制机制模式
可以预见的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在未来国资国企改革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重要途径,成为此次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随着国改整体提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范围继续扩大。7月份至今,国资委已新增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央企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在诚通集团、中国国新控股开展,加上之前在中粮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进行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两类公司”试点央企合计已达10家。
“管资本”,是试点央企的突出改革表征,它们正在“试点”的空间里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据国资委方面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中粮集团以“管资本”为核心,形成了农粮、食品、地产、金融四大专业化板块平台,构建了“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宝武集团总部先行改革,通过资本的“投、融、管、退”,实现投前、投中、投后的闭环管理,为资本投资运营打下基础;中国国新控股主导设立了2000亿元规模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诚通集团以资本运营促结构调整,主导设立了3500亿元规模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还对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中国铁物进行了托管,推动企业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说,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不是一般性的重组整合,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需要改组为投资运营公司,也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装入投资运营公司,“重点在于改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体制,改出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新机制,改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新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曹煦
编辑:张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