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结婚三十年拍张婚纱照 环卫大姐一脸灿烂

  结婚三十年拍张婚纱照环卫大姐一脸灿烂


图为卿松娥和老公拍的婚纱照。

  2月1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早上8点多出门,记者在楼下就看到快递小哥拉了一车的鲜花礼物,朋友圈也是各种撒狗粮,似乎周边都洋溢着一片幸福之声。

  卿松娥今年55岁,是冷水滩区的一名环卫工人,和老公黄尚波结婚三十年从未拍过正式的照片,更别提穿上婚纱。为了传递幸福,永州海天传媒联合U摄影特意为这对银婚夫妻免费拍摄婚纱照,现场俩人一颦一笑间,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阿里山的姑娘”撩动君心

  黄尚波说,早就知道妻子心里有拍婚纱照的愿望,苦于一直没有条件实现,昨天在接到爱人的电话时,他知道弥补的机会来了,于是满口答应,第二天从做事的黄田铺镇赶回来。在等妻子化妆的间隙,他回忆起两人相识相爱的过程,不由得感慨恋爱时的纯真美好。

  “偶然的一天在镇上赶集,经过一个地方时听到路边有个女孩一边做事情,一边在唱‘阿里山的姑娘’,当时被动听的歌声打动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村里的长辈给他介绍对象,后来见到的正是那天唱歌的女孩,不禁感叹这是一段多么意外而又惊喜的缘分,年轻躁动的心顿时激动不已。

  那时1985年不像现在通讯发达,手机微信打电话聊天没有如此便捷,他们俩在确定恋爱关系以后的一年时间里只见过四五次,有时趁着赶集的大日子,事先托人捎个口信,然后在镇上汇合,一条路来来回回走过无数次,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舍不得分离,因为几个月才能见一面太不容易了。

  听黄尚波说起恋爱时的一些细节,总觉得太过珍贵美好,一次牵手,一次拥抱,总莫名的让人怦然心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看红色的露天电影应该是不少人难忘的回忆。“打听好哪里放露天电影,特意去接她过来,然后坐在人群中的最后一排,用手挽着她的肩,说一些悄悄话。”在没有电视,连看电影也奢侈的年代,他们俩找来一块红砖,垫上一把稻草,就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疏解相思之愁。

  爱早已在他们心中镌刻成印

  卿松娥原是零陵区黄田铺镇的普通农民,当年为了孩子陪读来到冷水滩区打工,2012年成为河东育才路上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只为做点事情贴补家用,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卿松娥说:“穿上婚纱走出来的那一刻,心里还是很紧张,感觉这辈子也知足了。”走过风风雨雨三十年,在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能穿上婚纱,和老伴拍摄一组结婚照,弥补了心中多年的遗憾,也是银婚三十年最珍贵的礼物。

  在拍摄现场,黄尚波一直在逗妻子笑,希望能拍出满满的幸福感,而卿松娥依偎在丈夫胸前时,表情之中还是一如当初的羞涩。虽然眼角的鱼尾纹掩饰不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们脸上纯真幸福的笑容却是对过往三十年最好的注解。

  “那时候农村结婚条件很苦,有自行车、缝纫机就算不错了。”经媒人介绍相识相恋,而后结婚组成家庭,卿松娥说,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两个人努力创造条件,日子简单朴实,但免不了偶然的吵架、赌气、拌嘴,但从未想过放开彼此的双手,因为心中有了今生难以放下的爱和家庭。

  三十年的风雨携手,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两口含饴弄孙,走过了婚姻历程中最为艰辛的日子。“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几十块钱,每天口袋里有几块钱的话就感觉很好了。”黄尚波回忆起年轻时的辛苦,历历在目,有一回上街赶集时,妻子叮嘱他买点猪肉给两个小孩吃,事后他空着手回来,只说忘记买了,事实上是因为生活有点窘迫,没有多余的现钱改善伙食,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吃上一回肉,有滋有味可香了。

  原本想看一眼夫妻俩年轻时的模样,顺便瞅瞅那时的结婚照片,没想到卿松娥说:“搬家很多次,不知不觉找不到了,可能是丢在哪里了。”现如今很多人都精心保管着红本本——那张珍贵的结婚证书,它是婚姻的见证,更是安全感的保证,还是离婚时的必备品。

  也许结婚三十年,这一纸婚书早已不再重要,他们已经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未曾想过还会有别离吧。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结婚证又怎样呢,因为婚姻与爱早已镌刻在了心里,成为深深的烙印。

  今天,卿松娥看着刚拍的婚纱照幸福之感溢于言表:“老公,结婚三十年拍张婚纱照,太幸福了!”永州日报记者 刘思宁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刘思宁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