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纪律的“铁拳”
——市纪委监察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6月2日,宁远县委作风办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帮扶不力的县劳动社保中心进行通报,给予其单位“一把手”停职处理,并上追一级,对其主管单位县人社局进行追责问责。这是永州市纪委监察局攥紧纪律“铁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缩影。
“脱贫攻坚是党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勇于担当、忠诚履责。”4月18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永第一时间召集市纪委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和召开市纪委常委会议,强化政治担当,主动融入精准脱贫攻坚大局,打好“一保障、一意见、一举措”的组合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保障: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掀起对扶贫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严肃查处的强大声势。”杨永作出明确要求。市纪委及早谋划、周密安排、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保障宣传活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关注、关心。关怀扶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为扶贫攻坚纪律宣传专门下发通知,可以说前所未有,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决心。”道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雷军平说。为确保宣传效果,市、县、区、乡、各单位层层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县区纪委每个班子成员联系1个乡镇(街道)和县区直单位,督促指导抓好宣传,做到宣传横幅上墙、宣传车上街,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
“凡是对不符合条件的“四类人员”及死亡、外嫁、迁出、拆户拼户情况隐瞒上报的,将按纪律处分条例对责任人进行顶格处理。”全市将工作纪律编入《脱贫攻坚工作手册》,共悬挂横幅标语2万条,发放《脱贫攻坚工作手册》30万余册,扶贫知识卡100万份。
“村干部套取扶贫款利息也被查,现在有了这个公众号,老百姓可以更好地监督村干部。”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虾塘村党员张小华关注《清廉永州》后感慨地说道。 为强化扶贫政策纪律宣传,永州市纪委《清廉永州》公众号上线,订阅人数达8.23万人,点击量突破160万次。
市纪委监察局要求各县区、各单位公布举报电话、举报地址、举报网站、电子邮箱等,帮助群众更好、更方便进行投诉举报。在接到群众举报扶贫领域相关问题线索时,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办结,以“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严查扶贫领域的害群之马和不正之风。
一意见:工作纪律落地生根
“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要一条一条认真领会、一条一条带头执行、一条一条加强监督检查。”5月份,市纪委常委会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脱贫攻坚业务时要求。
市纪委监察局全体委局领导到村到户与帮扶对象,确定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目标落到实处。市纪委扶贫工作队实行“挂图作战”,对上大村今年脱贫对象27户89人按照一户一本资料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的“三个一”要求,建立扶贫分布图。
“严禁在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申报、审核、审批等环节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优亲厚友、办事不公……”为防止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工作不实等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整改任务如期完成。2017年4月,永州市纪委监察局下发《脱贫攻坚“十个严禁、三个一律”纪律规定》,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
“我承诺,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军令状所列任务,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党纪政纪处分。”按照市纪委监察局的要求,新田县大坪塘镇纪委出台《大坪塘镇精准扶贫工作纪律承诺书》,全市各贫困村的村主干、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长、挂村领导层层签字背书。
市纪委监察局加大指导和监督,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移送制度、查处情况月报制度和重点问题线索督办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对职责范围内扶贫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月汇总上报本级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受理及查办情况。市纪委监察局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从收集汇总的问题线索中,筛选突出问题,实施挂牌督办,逐条对账销号,对重点问题线索进行快查快办。
一举措:精准监督促精准扶贫
“敢向扶贫资金伸手,一律严肃查处。”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对问题整改监督再监督,检查再检查”的定位,下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10个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促进问题集中整改到位,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提供纪律保障。
“你们村级财务清理及惠民资金发放没有专门的公示栏,部分村公示的财务内容不具体,老百姓有些看不懂。”市纪委监察局督查组现场向被检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问题,当面提出整改意见。5月以来,市纪委配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扶贫办,对各县区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点名通报脱贫工作作风不实干部。6月上旬,市纪委监察局组织扶贫办、电视台对各县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次暗访,查找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专项督办。
全市各县区立足政治定位,组建51个巡察组深入181个乡镇办事处对扶贫攻坚开展专项巡察。巡察组按照“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评”的机制,围绕“人”“钱”“事”,坚持明察、暗访、追责、曝光“四措并举”,紧盯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工程建设、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小额信贷、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问题,促使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担当落实扶贫措施。
市纪委监察局强化项目的大清理、大检查,以“互联网+监督”为抓手,督促相关部门建立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立项、申报、审核、拨付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在线监管。
“你做为一名中共党员、村干部,心中有贪念,将国家扶贫资金据为己有,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5月13日,零陵区水口山镇楚阳村党员大会上对村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唐国良进行批评,零陵区水口山镇纪委决定给予唐国良开除党籍处分。
“经查,枧头镇大利村已去世的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仍在全国扶贫开发系统平台中。对应负直接责任的枧头镇大利村党支部书记刘某、原毛里乡驻大利村干部何某、原毛里乡扶贫专干邹某予以立案审查。”新田县19名党员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
“对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察局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做到零容忍、斩立决。”杨永严肃地说。6月初,市纪委监察局将对扶贫领域部分典型问题追责情况进行专项通报。据统计,2017年1至5月,全市共查处扶贫攻坚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107件,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1人,组织处理49人。
来源:红网永州站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