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归侨的“雷锋梦”:记东安离休共产党员钟挺华

  在东安县的校园和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做好事。县城的人都知道,那是这个小城里的“活雷锋”——钟挺华。

  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钟老有着不寻常的身世。他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934年回国,参加过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边区游击队。1958年他来到东安县工作,是该县第一届归侨侨眷联合会副主席。1986年,他从东安县委宣传部离休。几十年来,钟挺华将全部身心扑在爱心事业上,从2002年至今,已为700余名优秀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捐献雷锋雕像38尊,共计30余万元。2015年,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授予钟挺华“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中国好人榜” 12月榜单,钟挺华获评“助人为乐好人”,是上榜的108名“中国好人”中唯一的离休干部。

  创办助学基金会

  2002年以来,钟老省吃俭用,相继在东安县芦洪市镇中心小学和广东蕉岭县新铺两所小学发起创办了3个助学基金会,共投入资金12万余元,其中他个人出资11万余元,资助师生700余人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组织编印发放8期2400份奥运宣传资料,组织奥运知识抢答赛、奥运图标制作赛、奥运长卷签名等多项活动,让农村孩子开眼看世界。

  同时,他还坚持给受助学生写信380多封,赠送学习资料、贺卡等7000余份。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受助学校的学生们在接受爱心的同时,也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自2006年以来,他建立的幸运儿爱心基金会,收到师生捐款万余元。一些曾受他帮助的学生在事业有成后,也主动回到母校捐资助学,让爱心的火炬得到心手相传。在2013年的东安县捐资助学慈善晚会上,83岁高龄的他慷慨解囊,当场捐款16200元,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捐建雷锋雕像

  2009年开始,钟老制定了一个计划,要在全县中小学校捐建雷锋雕像,让现在的孩子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如今,东安县已有38所学校和单位建成了雷锋雕像,所需资金22万元均由他捐助。同时,他还两次共出资15000余元邀请和资助6所中小学校校长及优秀学生41人赴望城雷锋纪念馆和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参观学习。近几年,他还先后倡导成立了雷锋车队、雷锋班级,推动开通了“雷锋新花之乡”网站,编印《雷锋新花之乡》刊物4000余份。2014年7月,由他协调筹备、县文明委主办的“庆七一·唱响雷锋新花之歌”文艺汇演在县和谐广场举行,千余名群众观看了演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创建志愿者服务促进会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进入仗朝之年后,钟挺华明显感觉到一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这也让他对雷锋的这句名言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2010年,他联合8位社会爱心人士倡议成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

  在筹备阶段,年已80的他或步履蹒跚挤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单刀赴会”,在不同部门来回穿梭,为爱心事业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在他的努力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于2011年9月正式成立。目前,已注册志愿者9400多人,募集资金13万多元,资助特困生86人,并正在一步步发展壮大。2014年以来,他组织了3次“高龄志愿者集体生日花宴”,累计为147名70岁以上的志愿者欢庆生日,并现场募捐2600余元。同时,他还立下书面遗嘱,百年之后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给医院做研究,作为最后的奉献。

  钟老是一个执著的敬业者,为了爱心事业有成,这些年来他省吃俭用,宁愿委屈自己,不讲究吃穿,不在乎休息。他对自己很“吝啬”,常说能吃饱穿暖就行了,但他对爱心事业花起钱来却毫不计较,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达30万余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决不罢休。我要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奉献社会,直到生命停止那一刻。”钟挺华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钟老就是这么做的。永州日报记者 蔡再明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蔡再明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