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永州站7月19日讯(通讯员 柏劲松)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以党建为引领,采取配强班子、严明制度、加强学习、压实责任等措施,强化“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理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镇创建成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省、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市文明村镇。2016年底全镇完成小康村建设24个,创地方生产总值9.5亿元,财政总收入63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明显增强,争当先进蔚然成风。
“党支部是我们的主心骨”
温氏集团在白芒营镇珠郎塘村新建温氏奶牛场,设计养殖能力为一万头,现养殖规模1400头。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村党支部出面与温氏奶牛场协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由当地村民将种植的新鲜玉米杆提供给奶牛场作饲料,奶牛场按市场价收购,能就近、快速解决饲料问题。同时,奶牛场根据实际需求聘请村民做工,仅安排贫困户就业就有10多人。村民出售新鲜玉米杆,亩产3吨,单价400元/吨,年收入为1200元/亩。而生产玉米年收入约在800元/亩左右,前者比后者年增收400元/亩,村民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全村共种植玉米700多亩,仅这一项就为村民年增收28万多元。受益后,很多村民都说“党支部为我们谋福利,它是我们的主心骨”。
“到乡二个月只回家一天”
袁帅是市委选派到江华挂职锻炼的年轻党员,现任白芒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主管扶贫工作。5月17日到乡挂职,次日就到村里开展工作,现已跑遍全镇31个村和2个社区。他每到一个村就用百度地图记录行走轨迹,为熟悉路径和下次下乡作准备。在工作中,除加班加点完成自己分管的珠郎塘村工作外,还主动帮其他同事整理瓮水村扶贫资料。当他得知有3个村民因待遇问题到县扶贫办上访后,立即逐家拜访。村民蒋海因其当时在外地打工而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问题,经现场核实后,立即将他纳入贫困户,并将其房改列入今年的危房改造范围。对村民周仁良反映他儿子住校读书没有享受教育助学金的问题,经核实已打卡享受,不存在问题,与他本人解释清楚。村民左纯见反映二个孙子在县里读职中却没有享受教育助学金的问题,经核查情况属实,已向县教育主管部门如实汇报,争取尽快解决。“本以为他要多天才能解决问题,他一天就解决或解释到位了”镇长刘福保欣慰地说。
谁想找袁帅办事,在镇里很难找到,只有到村里才能找到他。挂职两个月,他的体重减轻了8斤。“他到乡二个多月只回家一天”刘福保感慨地说。
怀孕6个多月的妻子,见他久久不归,放心不下,只好腆着肚子到乡里来看望他。
“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镇党委书记李华勇这样评价袁帅,“想不到他角色转换得那么快,想不到他工作这么扎实,想不到他对村民的事那么上心。”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柏劲松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