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五老调解员”成就大稳定

  红网时刻9月28日讯(通讯员 邓仕斌)今年来,冷水滩区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在全区开展聘任“五老”义务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去年7月在花桥街镇敏村开展了“五老”调解试点工作。在试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五老”在村里德高望重、熟悉村里的人情世故、对当事人知根知底和办事公平公道、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妥善化解了各类民间纠纷,最大限度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该村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老”(即德高望重的热心老人、农村老党员、退休返乡老干部、离任老村(组)长、乡村退休老教师 )义务调解员开展的纠纷调解模式,是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益补充,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探索“五老”义务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区政法委书记亲自带领司法局、维稳办负责人及司法局分管基层工作的副局长和基层股长到花桥街镇及敏村进行了专门调研,并就五老调解模式的推行作出具体安排。区司法局局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由基层股负责牵头,办公室、宣教股配合,拿出试点方案。方案明确了试点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为保障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我们成立了强有力的班子,政法委书记亲任组长,司法局长、花桥街镇党委书记任副组长,镇长、司法局分管领导及局基层股、花桥街司法所和敏村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区、镇、村三级按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司法局牵头,镇政府协助,村具体实施,经过层层动员,民主推荐,组织审核,最终确认聘任7名群众基础好、懂政策、懂法律法规等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口碑较好的“五老”人员为义务调解员,同时,区司法局投入3万余元,用于敏村人民调解室和公共法律服务点的硬件及法治长廊建设,改善办公条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为了方便工作,今年8月,我局还为该村配置了一辆价值38000余元的电动治安巡逻车。为了调动“五老”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固定补贴和调解数量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即每人每年固定补贴1200元,“以奖代补”每件50-100元。实现了村级人民调解有人管、有成效、有保障、能落实的“三有一落实”,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新时期解决矛盾纠纷更加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为进一步加强民间调解工作,更好地实现民间调解与“三大”调解的有效联动,“五老”调解队伍成立后,我局开展了专门的调解业务培训指导,定期派人对“五老”调解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讲解调解文书的规范制作和归档方法,全面提升他们的调解水平和法律水平,逐步规范调解文书的制作、资料收集归档等调解业务技能。“五老”调解室制定了调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学习制度等12项制度,规范和提高他们的调解程序和质量。

  “五老”调解员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发挥了“四员”作用。一是发挥“矛盾调解员”作用。对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调解或村民约请调解的纠纷,及时上门调解。农忙时到田间地头,农闲时到村民家中,做到纠纷不积累、不积怨,确保矛盾不激化;二是发挥“民情联络员”作用。随时收集群众所盼、所忧、所求、所急,及时反馈给村和镇政府,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发挥“法制宣传员”作用。以调解纠纷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惠农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引导群众树立依法办事理念;四是发挥“维稳信息员”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各种动态,特别是对苗头性、敏感性的不稳定因素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将问题汇总上报,为化解矛盾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试点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五老”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实现矛盾纠纷摸排调处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调解组织调处大大小小的纠纷80余件,基本实现 “处早、处小、处苗头”的工作要求,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 例如:村里自来水工程建设带来的一些矛盾,有四个组是自来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有些村民对自来水工程建设想法不少,问题也很多,迟迟开不了工。最后“五老”调解员组织四个组召开协调会,并分工包干做工作,将利弊一一讲给村民们听,还提出免除四个组的自来水开户费的建议,村民纷纷积极配合,再也没有异议。结束了村里祖祖辈辈挑水饮用的历史,村民纷纷叫好。总之,该村的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抓到了点子上,抓出了成效,将原来的“上访不断的浪子村”,变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开发村”,该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村现投资900余万元,解决了村民的自来水、村道路硬化 、环境治理问题,整修了水坝、山塘,成立了种养合作社、慈善爱心协会,开发了乡村旅游,如今敏村家家用上自来水,组组通了水泥路,处处点亮了路灯,创卫保洁环境美,娱乐健身有场地,办事方便平安行,生态旅游开新路,特色种养迈新步,互帮互助讲文明,幸福指数大提升。实现了以调解化纠纷,解纠纷促稳定,保稳定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的目标。

  敏村“五老”调解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四方面。一是发挥了老同志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人脉关系。调处矛盾纠纷,是一项集责任心、执法水平、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于一身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知识和能力,老同志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宝贵的人生阅历,工作中能有效融合情、理、法之间的联系,成功地调处纠纷;二是发挥了老领导、老干部、老党员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在当地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同志,社会威望高,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容易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促成调解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其他人无法取代和仿效的;三是利用老同志错开社会矛盾对立点。针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及社会仇警、仇富、仇官等不健康心理的影响,老同志出面作工作,容易消除干群关系的对立,得到群众的接纳,对于其它调解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能起到很好的协调沟通作用,也比较符合现阶段社会的实际情况。

  按照“一核多元、依法共治”原则,形成以区人民调解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为龙头,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五老”义务调解员为骨干的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覆盖的组织网络体系,紧紧围绕司法行政职能,抓住基层这个关键,找准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个核心,6月29日,区政法委组织召开了全区“五老”调解组织推进会,会议明确要求,2017年底,各乡镇、街道必须完成2个以上村(社区)级“五老”调解组织试点工作,并纳入全区综治考核内容,每个村按1.5万元建设经费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在每个村(社区)组建了一支 3-5人的“五老”义务调解员队伍 ,充分挖掘群众自治潜在力量,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大调解”格局,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新时期解决矛盾纠纷更加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为打造冷水滩经济发展升级版,谱写依法共治和谐新篇章。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邓仕斌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7/09/28/193559.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